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发挥海岛旅游优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7-28浏览:2374下载161次收藏

近年来,长岛县委、县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长岛魅力长岛 和谐长岛”的目标,抓住“新长岛 新开放 新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握优势,利用资源,以推动旅游业发展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以旅兴农”战略,对推动长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多方调研论证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围绕如何发挥海岛优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推动长岛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仅供参考。  

一、我县旅游发展现状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位于胶辽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长岛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生态优良,崖礁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海上仙山”之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富裕长岛、魅力长岛、和谐长岛”的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兴岛战略,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一位产业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2003年以来,旅游产业每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累计接待游客7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7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30%以上。2007年作为山东省唯一的行政县跻身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行列。2008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9亿元,接待游客150万人次,门票收入4340万元。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进一步增强,成为财政增收、群众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旅游接待能力、接待水平日臻完善,截至2008年,全县旅游从业人员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全县“渔家乐”业户由过去的1村1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14村近500户,床位10000张,带动渔民转产转业5000人;全县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到3000多家,餐饮服务业增加至580家;客滚船由2003年的9艘增加到现在的19艘,客位4610个,旅游运营车辆由170多辆增至目前的近300辆,海上年运送游客220万人次,是长岛本地人口的40多倍。  

二、当前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目前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10%-15%企业倒闭,许多企业裁员,大量员工下岗。在整体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旅游经济也将会受冲击。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增幅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总体来说,旅游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很难预料。从长岛县的实际来看,2009年是对外开放的第一年,长岛的知名度将进一步提高,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宽,同时进岛游客层次也将发生变化,高端客源不断增加。另外,长岛独特的海岛生态环境对国外游客尤其是对日、韩、俄等国游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而且我县以独特的海岛风光、气候、海产品为主打的旅游产品性价比高,同内陆旅游产品差异性大,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但应该看到我县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档次低,舒适度差,服务标准、服务设施功能不健全,无法满足高端旅游者的需求。二是旅游要素中,购娱环节仍然是短板,特别是旅游休闲娱乐消费项目匮乏,夜间消费基本空白。三是长岛在国内外知名度不够高,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四是传统产业与发展旅游之间矛盾突出,如海水浴场既是游客休闲娱乐场所,又是渔民生产加工场所,近海海域确权底播海珍品,使来岛游客无法亲海,游客垂钓、赶海受到制约,由此引发游客投诉事件时有发生。五是长岛大兴生产养殖业时,东西两海岸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开发、乱建乱搭海珍品养殖大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长岛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美化,也制约了长岛旅游的发展。六是每年旅游旺季全县服务接待行业都会出现人员紧缺,但目前长岛还存在着渔民抱怨转产转业没有途径的矛盾。上述种种问题现已成为影响长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发展旅游产业,推动长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以创新为主线,以创建旅游强县为契机,建设旅游度假目的地,带动长岛率先发展。  

海岛旅游是高端旅游产品,长岛海岛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如何让更多的游客来海岛度假是长岛旅游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怎样定位?又该如何引导游客由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变呢?我们充分利用海岸线长、区域广、岛屿多等优势,站在更高层次和起点上,以新的“资源观”和“市场观”审视长岛的资源,提出了“引进100万进岛高端游客,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目标,坚持以创新为主线,抓住创建旅游强县为契机,运用现代旅游的先进策划理念,既依托资源,又不拘囿资源科学把握当前旅游的消费趋向和规律,选准市场切入点,创新策划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大众旅游产品,带动长岛率先发展。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创新旅游发展机制。旅游业是涵盖面广、关联性强的综合性经济文化产业,其自身的行业性质决定了政府主导模式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结合长岛实际,我们着力实施“三个统一”。一是统一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旅游业发展推进委员会,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旅游工作纳入而乡镇、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推进合力,确保旅游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统一经营管理。将隶属于不同部门、乡镇、村的旅游资源纳入县旅游局统一经营管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格局,有效提升了长岛旅游综合。为实现南北长山岛一体化,全力打造旅游度假目的地,我们将原有景区变为景观,整合成为一个大的长岛旅游风景区,推行新的票制,延长了游客来岛游览时间,全面提升了长岛景区景点的档次和综合效益,游客人均门票消费由2007年的61元增加到2008年的102元。三是统一行业监管。我们从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成立了旅游稽查大队,实现了综合执法、联合整治,有效地维护了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推行了旅游标准化服务,开展了“诚信旅游”和“细微服务”,深受进岛游客的广泛好评,游客满意率达95%以上。  

第二,挖掘海岛文化内涵,培植旅游特色品牌,吸引游客眼球。旅游产品竞争取决于旅游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的旅游产品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长岛的亿年地质文化、万年史前文化、千年妈祖文化和百年渔家文化以及神仙文化都是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长岛旅游要实现向休闲度假转变,就要充分发挥这些“原生态”文化资源内涵独特、个性突出的优势,来丰满长岛旅游形象,培植特色品牌,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精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及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一是打造北方海洋生态品牌。在山东省率先推出海洋生态游项目,利用渔民现有的生产工具,组织游客进行海上观光、海上劳作、海上垂钓等活动,发展“乘渔船、钓海鱼、烹海鲜、尝海味、观海景”等体验海岛生态的休闲渔业。同时,依托海豹、鸥鸟、岩礁等海上旅游资源,包装推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发挥海岛旅游优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