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企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落实制度,强化责任 让国企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浅析国企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精髓的党的十六大,更对全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国有企业不断开展以狠抓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民主管理、推行效能监察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工作,成立由纪检、监察、审计、职代会、监事会组成的内部监督网络,加强对企业及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使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市场经济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加之,我国现行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于个别企业领导手中,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人员直接受本企业的领导,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均受本单位领导干部的意志所左右,由此给监督工作带来一种无形制约,从而使国企监督工作尽管声势颇大,效果却不尽人意。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廉政学习,抓“小”放“大”。本着廉政教育“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许多企业都将教育工作摆在廉政建设的主要位置,纷纷利用讲座、录像、展览等多种形式吸引大家参加学习,然而,企业领导干部及那些掌握人、财、物等关键部门的人员却由于忙于应付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或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而很少能够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参加学习的往往是基层无职无权的普通党员干部,从而形成抓“小”放“大”的局面。
2、企业监督,“群龙无首”。近几年来,国家为搞活企业陆续出台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公司法》等一系列与现代企业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均提到了企业的内部监督,但如何监督却很笼统,如:监督的机构和地位、内容与程序、监督人员的责任及手段等重大问题却没有明确,以致于各个监督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多头领导,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各自对上,各有侧重,真正遇到问题又相互推诿扯皮,整个监督体系“群龙无首”,导致监督工作虚浮无力。
3、企务公开,避“实”就“虚”。实行企务公开是当前国有企业开展廉政建设,推行“阳光工程”,坚持民主管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部分单位却片面的将企务公开栏当成了“工资、奖金公开栏”,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生产销售盈亏情况、承包合同执行情况、业务招待费支出情况、基建工程发包情况、大宗物资采购情况及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情况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却避而不“公”,以致于在广大职工中造成种种猜疑。
4、责任追究,避“重”就“轻”。当前,国家一直三令五申要明确干部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专门下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但在
浅析国企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2009-07-10 08:49:31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131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