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草地螟防控方案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螟。具有集中为害、暴发性强、扩散迅速等特点,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该虫成虫迁飞性强,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次年春季化蛹羽化。以幼虫危害,暴食性强,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幼虫食性极杂,嗜食甜菜和豆科作物,为害大豆、油葵、玉米、马铃薯、瓜类等,食物缺乏时,也食杨,柳,榆等树木,还可取食藜科,苋科及菊科杂草。初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可食尽叶片,大面积发生时,可造成成片农作物被蛀食而死亡。
一、草地螟的危害及目前在我**农区发生现状
我县农业区主要以八大灌区为主基本农田面积**万亩,河滩地**万亩,林果地及部分田间草地面积达10万亩.农业种植区总面积达**万亩,所有耕地均与草原相连,给草地螟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八月初我中心开展草地螟的虫情调查工作,农田、草原均已大面积不同程度发生,尤以农田表现突出。经过为期10天对邻近五大灌区和草原草地螟的调查工作得知,我**农区的豆科作物和油葵田块,果林田间草地,杂草丛草地螟发生较为严重,目前油葵重灾区发生面积5万亩,虫口密度多为60-300头(只)/㎡,严重发生区虫口密度高达8000头(只)/㎡,并以暴发程度向周边漫延。其他一般发生区幼虫虫口密度在20-70头(只)/㎡范围,草原发生率较低,但分布广泛。目前草地螟在我旗农区均有发生,重灾已经影响了部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并造成损失,如果第二代幼虫一旦盛发将会给我旗农业生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深入实际地做好草地螟监测、预报工作并对发生区实施防治工作。
二、防治目标与方法:
(一)指导思想及防治目标
据目前现状应迅速成立以农业草原部门为核心的专门防治草地螟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积极筹措资金并申报专项防治草地螟工程项目,同时建立健全草地螟害虫监测预报网络,发动全社会力量,加强宣传和疫情通报工作。组织群众积极进行防控,采用物理及化学防控措施对害虫进行扑杀,争取做到草地螟害虫发生区农田经济损失率不超过5%。根据草地螟害虫在我旗农业区发生趋势和危害特点以及无公害农产
我县草地螟防控方案
本文2009-06-29 22:02:42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016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