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美援朝功臣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9-06-28浏览:2450下载188次收藏

“廖老,一条腿,一身的伤病,现在出院子都 困 难…… ”5月10日,细雨霏霏。记者一大早就赶到**市民政局打听**老人的近况。
    花白的头发,戴着眼镜,微胖,穿着简朴,但干净整齐,端坐在简陋的客厅看报纸……记者随**市民政局副书记、副局长孟祥群等走进**市供销社**老人的家。
    大家道明来意并谈及晚年生活,“主要靠读报、看电视、学文件打发时间。”廖老乐呵呵地说。顺着这个话题聊,大家发现廖老很关心当前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科学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科学发展实干精神不能丢”

“我特别想多活几年,好好看一看祖国的发展,也在发展中跟着讨好。”老人感慨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的快速发展让他们享受到了很多发展的实惠。“现在,我每个月退休金加伤残补助金、护理费有3000多元,医疗费据实全额报销,老伴也有700多元的退休金,晚年生活比较宽裕,这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廖老对“发展是第一要义”有直观的感受。他说,过去,每个月只有几十元的补助金和护理费,2005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城市、农村伤残补助界限,上调了护理费标准,他和老伴都拿上了“双份工资”,每个月多了1000多元收入。“发展确实要讲科学,过去我们蛮干、死干,搞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不仅没有发展,甚至走了回头路。”廖老用“大跃进”年代的“大办钢铁”、“毁林造田”等惨痛教训提醒大家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过去我们只知道苦干,今天的科学发展更讲究巧干。但是再怎么巧干,实干精神不能丢。”廖老认为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过去县委书记、县长骑自行车下乡,我们县供销社主任走着下乡,在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搞半个月。现在的干部坐小车下乡,早上出发晚上回,很多都只在乡政府打一圈,连农民的面都没有见到。”廖老说,新时期倡导苦干精神十分必要。

    接着,应大家请求,廖老娓娓讲述了当年浴血战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抗美援朝功臣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