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效控制邮政储蓄银行信用风险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23浏览:2279下载196次收藏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后,邮储业务发展将全面参与市场竞争,调整存、贷款及中间业务结构比例,赢取最大利润成为邮储银行的终极目标。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事关银行的稳定、生存与发展。如何加强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尽快缩小与国内外同行的差距,已是刻不容缓。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目标是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商业银行传统的法有信贷决策的“6c”模型和信用评分模型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用信用评分模型来管理信用风险。世界各大银行在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下,都在着手自己的模型研究和建立工作,央行也不例外。邮储银行发展资产类业务是从零开始,在没有不良资产的良好基础上,如何有效借鉴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对邮储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省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信用风险管理也仅限于培训和自学,还未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升华。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邮储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信贷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从省分行到市分行再到小额贷款营业部,从信贷管理人员到信贷员,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县支行多为兼职,势必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监管不到位,极易出现信用风险。
     (二)、信贷队伍专业人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懂财务、金融、市场的专业性人才,通过他们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决定是否借款。目前,我们只能由省分行信贷部对信贷从业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显然很难达到从根本上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要求。
      (三)、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不足。目前,我们对信用风险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有效控制邮政储蓄银行信用风险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