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战略思考
根据《**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瑞学组办〔2009〕12号文件)精神,我局最近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市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供上级领导参考。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海洋与渔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大小水产加工企业34多家,被列为国家级先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华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华盛、华忠、香海、水产城),温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年产值逾亿元3家(华盛、华忠、香海),5000万元以上9家,并有8家水产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华盛水产品加工厂和华忠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还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全市年水产加工能力12.2万吨,水产冷库37座,日冻结能力780吨,冷藏能力每次4.3万吨。2008年水产品加工产量7.6万吨,同比增长5.71%,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8.1%,出口创汇6300万美元,同比增长3.85%。水产品加工产量、产值、创汇额分别占温州市的32%、30.5%和46%。水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均居温州市的第三位(产量仅次于苍南、洞头,产值仅次于苍南、乐清),在全省排名列为第九位,跻身全省十大渔业强县之列。
二、水产加工与流通业发展情况
水产加工与流通业是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加工园区崛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1年开始兴建**水产品加工园区,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目前该园区已基本形成,规模和设施属国内一流。实际使用面积380亩,计划总投资3.1亿元,现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先后有16家加工企业入园兴建新厂房,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万吨级以上冷库4座(华盛、华忠一期已建,华忠二期、渔业冷冻一厂在建),千吨以上6座。加工园区建设规划先进,布局合理,与**水产城连成一片,实现了产、供、销、渔、工、贸一体化,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2004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浙江省科技兴海海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2006年我市被中国水产品加工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
二是流通渠道畅通。2001年建成了总投资1.3亿、占地104亩、建筑面积67290平方米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水产城,拥有摊位644个,年交易量达29万吨,交易额29亿元,其电脑信息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大型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设施均居国内一流行列,属全国百家最大商品交易市场、全国首批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定点采集单位和省百强市场。
三是龙头优势突出。如知名的华盛、华忠、顶味、香海、冷冻一厂等上规模加工企业相聚一起,其产量、产值、出口量、创汇额、利税等指标已占全市水产加工总量的80%以上,且企业员工达2500余人,占全市同行员工数的70%以上。这些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与辐射效应和桥梁、纽带作用,带动千家万户,有力地推进渔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是科技含量提高。我市水产加工企业历来重视科研开发工作,近几年纷纷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水产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科研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进行科技联姻,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华盛、华忠等企业聘请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水产加工专家,瞄准国际市场,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创汇能力。目前全市已有5家(华盛、华忠、眯眼、香海、顶味)水产加工企业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科技型企业,分别承
加快发展我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战略思考
本文2009-06-02 16:48:2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577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