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爆炸焊接的铜铝复合散热片的优化设计
摘要:基于爆炸焊接工艺的铜铝复合cpu散热片,以炸药为能源,实现了铜和铝间的无介质连接,整合了铜和铝的优点,具有较高的
结合强度,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有效地解决了cpu散热问题。在热传导理论和散热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热分析技术对
散热片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散热片底部厚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散热片结构进行了优化。合理选择铜层厚度,
减轻了散热片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关键词:散热片;铜铝复合;爆炸焊接;有限元;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g456.6 文献标识码:a
cpu晶体管数量的增加提升了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但也导
致了其功耗及发热量的直线上升。若不能有效解决散热问题,
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成为阻碍cpu发展的一
大瓶颈。
目前。主要的散热技术有3种方式:风冷散热、热管散热
和水冷散热,其中风冷散热 其安装简便、成本较低、散热效
果明显、适应性强、产品更新换代灵活等特点成为当今散热技
术的主流。
风冷散热器由散热风扇、散热片、扣具、导热介质4部分
构成。由于散热片直接与cpu的表面相接触,其散热能力的大
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散热效果,因此,散热片是整个散热系统
的关键部件。
散热片所处的位置要求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在
短时间内能尽可能多地吸收cpu释放的热量。即瞬间吸热能
力;二是应当具备足够的储热能力, 即较大的热容量。
因此。散热片应选用热导率高的材料。铜的热导率是铝的
近2倍,但热容量较铝的小,而且全铜散热片造价高。自身质
量大。不耐腐蚀。鉴于全铝散热器和全铜散热器自身难以克服
的缺点。随着散热需求的提高。兼顾性能与成本的铜铝复合散
热片应运而生。散热片底部采用纯铜,而鳍片部分采用铝合金
片。通过钎焊、螺丝锁合、热胀冷缩结合、机械式压合等工艺
复合成一体,利用铜的高热导率的特点,铜底把热量快速传导
至铝鳍片,然后由铝鳍片将热量散发出去。既保证了散热片自
身质量不超标,又可控制生产成本,也取得了很大的效能提
升。
但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铜铝复合散热片。普遍存在成本
收稿日期:2007—05—10
基金项目:德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30701)
高、工艺复杂、结合强度低等缺点。因此,仅应用在高档微机
中.而未能在普通微机中得到普及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爆炸焊接技术生产铜铝复合散热片的
工艺,在热传导理论和散热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散热片
底部厚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热分析技术和试验
测试的方法对散热片结构进行了优化。
1 cpu散热片的铜铝爆炸复合
爆炸焊接,亦称为爆炸复合,是一种特殊的焊接技术,其
采用炸药为能源.利用爆炸作用推动2个或多个金属体产生高
速碰撞来实现焊接。爆炸复合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常规焊接方法
无法焊接的2种金属材料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众所周知,铝与
铜、钛与钢等金属之间的焊接性很差, 常规方法焊接困难。即
使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将之焊接在一起。其焊接质量也往往难
于保证。而采用爆炸复合则很容易使之迅速而牢固地复合在一
起,形成一种兼有2种金属(合金)性能的复合材料,而且结
合界面处的抗拉强度通常大于母材强度。从而大大扩展了现有
金属(合金)的性能及应用范围。
cpu散热片的铜铝爆炸复合。是应用爆炸焊接技术。采用
可控的爆炸力产生倾角碰撞.在铜片和全铝散热片的交界面喷
出金属射流,清除交界面污垢,进行高压熔合。将一定厚度的
铜片焊接在已成形铝散热片的底部。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复
板为铜片,基板为成形纯铝散热片,炸药为粉状硝铵⋯。图2
为爆炸复合后的铜铝散热片结合界面的金相照片。从图中可看
出,其界面呈现为均匀细小的正弦波形,是一种理想的界面状
态[ 。
爆炸复合技术实现了铜铝间的无介质连接。而且结合强度
高,具有导热性能好、在热处理和机加工等条件下确保复合层
不分离的优点。
36 ·工艺与新技术· 焊接技术 第36卷第5期2007年10月
图1 cpu散热器铜铝
爆炸复合示意图
炸药
铜片
散热片
图2 铜铝爆炸复合cpu
散热器界面金相照片
2 散热片底部厚度对散热能力的影响
散热片与cpu接触,由于存在温差,因此产生了热传导.
而导热量与材料厚度成反比。
但现在的散热片底部厚度一般在4—1
结合强度,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有效地解决了cpu散热问题。在热传导理论和散热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热分析技术对
散热片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散热片底部厚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散热片结构进行了优化。合理选择铜层厚度,
减轻了散热片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关键词:散热片;铜铝复合;爆炸焊接;有限元;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g456.6 文献标识码:a
cpu晶体管数量的增加提升了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但也导
致了其功耗及发热量的直线上升。若不能有效解决散热问题,
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成为阻碍cpu发展的一
大瓶颈。
目前。主要的散热技术有3种方式:风冷散热、热管散热
和水冷散热,其中风冷散热 其安装简便、成本较低、散热效
果明显、适应性强、产品更新换代灵活等特点成为当今散热技
术的主流。
风冷散热器由散热风扇、散热片、扣具、导热介质4部分
构成。由于散热片直接与cpu的表面相接触,其散热能力的大
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散热效果,因此,散热片是整个散热系统
的关键部件。
散热片所处的位置要求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在
短时间内能尽可能多地吸收cpu释放的热量。即瞬间吸热能
力;二是应当具备足够的储热能力, 即较大的热容量。
因此。散热片应选用热导率高的材料。铜的热导率是铝的
近2倍,但热容量较铝的小,而且全铜散热片造价高。自身质
量大。不耐腐蚀。鉴于全铝散热器和全铜散热器自身难以克服
的缺点。随着散热需求的提高。兼顾性能与成本的铜铝复合散
热片应运而生。散热片底部采用纯铜,而鳍片部分采用铝合金
片。通过钎焊、螺丝锁合、热胀冷缩结合、机械式压合等工艺
复合成一体,利用铜的高热导率的特点,铜底把热量快速传导
至铝鳍片,然后由铝鳍片将热量散发出去。既保证了散热片自
身质量不超标,又可控制生产成本,也取得了很大的效能提
升。
但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铜铝复合散热片。普遍存在成本
收稿日期:2007—05—10
基金项目:德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30701)
高、工艺复杂、结合强度低等缺点。因此,仅应用在高档微机
中.而未能在普通微机中得到普及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爆炸焊接技术生产铜铝复合散热片的
工艺,在热传导理论和散热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散热片
底部厚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热分析技术和试验
测试的方法对散热片结构进行了优化。
1 cpu散热片的铜铝爆炸复合
爆炸焊接,亦称为爆炸复合,是一种特殊的焊接技术,其
采用炸药为能源.利用爆炸作用推动2个或多个金属体产生高
速碰撞来实现焊接。爆炸复合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常规焊接方法
无法焊接的2种金属材料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众所周知,铝与
铜、钛与钢等金属之间的焊接性很差, 常规方法焊接困难。即
使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将之焊接在一起。其焊接质量也往往难
于保证。而采用爆炸复合则很容易使之迅速而牢固地复合在一
起,形成一种兼有2种金属(合金)性能的复合材料,而且结
合界面处的抗拉强度通常大于母材强度。从而大大扩展了现有
金属(合金)的性能及应用范围。
cpu散热片的铜铝爆炸复合。是应用爆炸焊接技术。采用
可控的爆炸力产生倾角碰撞.在铜片和全铝散热片的交界面喷
出金属射流,清除交界面污垢,进行高压熔合。将一定厚度的
铜片焊接在已成形铝散热片的底部。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复
板为铜片,基板为成形纯铝散热片,炸药为粉状硝铵⋯。图2
为爆炸复合后的铜铝散热片结合界面的金相照片。从图中可看
出,其界面呈现为均匀细小的正弦波形,是一种理想的界面状
态[ 。
爆炸复合技术实现了铜铝间的无介质连接。而且结合强度
高,具有导热性能好、在热处理和机加工等条件下确保复合层
不分离的优点。
36 ·工艺与新技术· 焊接技术 第36卷第5期2007年10月
图1 cpu散热器铜铝
爆炸复合示意图
炸药
铜片
散热片
图2 铜铝爆炸复合cpu
散热器界面金相照片
2 散热片底部厚度对散热能力的影响
散热片与cpu接触,由于存在温差,因此产生了热传导.
而导热量与材料厚度成反比。
但现在的散热片底部厚度一般在4—1
基于爆炸焊接的铜铝复合散热片的优化设计
点击下载
上一篇:激光塑料透射焊接夹具设计下一篇:浅析以墙为障碍的管道焊接操作
本文2009-05-13 11:19: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240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