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讲话稿可听性的写作要求

栏目:写作交流发布:2009-05-03浏览:2379下载160次收藏

讲话稿与其他事务文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声音 为媒介,通过讲话者的“说”与听众的“听”来完成的,因此,讲话稿的接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讲者被讲话者所吸引的程度,故而,讲 话稿的可听性始终是评价讲话稿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才能使讲话稿更具可听性?笔者仅从讲话稿的写作要求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方 家指教。

  一、 心中有听众

  讲话稿是作用于听觉的,与视觉语言不一样。因此,作为讲话者,必须做到心中有听众。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

  1. 主题要切合现实,具有可听性。确定主题,是讲话者应该首先考虑的因素,所谓“现实”,就是要求讲话稿的主题要与当时的场合、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若一篇讲话稿的主题 不具有现实性,尽管讲话人口若悬河讲了许多,结果还是会给人以“言而无物”之感。因此,一篇优秀讲话稿的主题既要鲜明,又要贴近现实 ,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比如: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等。讲话稿主题的鲜明性与现实性,能够对受众产生听觉上的冲击,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 认同感,同时也拉近了讲话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例如吴官正欢迎曼彻斯特市代表团的讲话,这是一篇迎宾辞,到访的是英国客人,中英两国 在历史文化与现实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讲话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首先用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东道主对英国来宾的欢迎,继而又从中英两国的文化、国情等现实情况出发,阐述了两国合作的必要性。

  2. 风格要符合听众口味,要通俗化。 所谓通俗化,就是文字要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接受水平。讲话是一项综合性、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和听众之间思想感情和知 识信息的交流过程,然而,听众的素质有高有低,听众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讲话稿不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语言方面都要符合听众的 口味,注重语言文字的通俗化。这主要表现在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深奥的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避免使用;少用专业语言,多用群众性的语 言;不使用半文半白的语句,忌口语化;有文采,但不文言化等。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这篇讲话稿写于1941年,当时在场听众 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低,所以通俗化就成为了这篇讲话稿的主旋律。整篇讲话稿语句朴实,易于理解,并且还运用了许多通俗易懂 、群众性很强的俗语,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等,特别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语言形象,说理性强。既容易让干部群众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为他们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正因为《改造我们的学习》语言精 炼有力,群众性和实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讲话稿可听性的写作要求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