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与审查判断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09-03-30浏览:2355下载195次收藏
【关键词】 鉴定结论,审查,质证
【中图分类号】i)918.9;d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9297(2004)01—0056—03
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发
挥了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许多审判人员有把鉴定
结论的证据效力绝对化的倾向,不经法庭质证或草率质证而一
律采信,造成了一些案件的错误裁判,有悖司法公正。本文针对
在鉴定结论法庭质证、审查判断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做
法,依据证据学理论和现行法律规定,说明鉴定结论法庭质证的
必要性、法庭质证的步骤、方法和审查判断要点。旨在正确认识
鉴定结论的本质特征,充分发挥其证据作用。保证技术型案件
的公正裁判。

、鉴定结论双重属性决定鉴定结论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司法鉴定是具有专门知识或特别经验的人对诉讼案件中涉
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鉴定结论是鉴定
人依据科学原理和规范标准对被检事项检验、解释、评判推定的
结果。就一般情形而言,鉴定过程要经过收集检材一检测实验
一观察对比一解释论证一评判推定5个环节。其中所收集的原
始检材和测试数据,体现了鉴定过程的客观性。检测用的先进
设备、仪器,解释论证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评判推定所依据的规
范性标准,体现了鉴定过程的科学性。而检材的收集、固定、送
取、检测方案的设计、设备的操作、观察对比等过程,无疑掺进了
鉴定人的主观活动。解释论证和评判推定,则是鉴定人对检测
样品、被检事项和规范标准之间的同异特征的分析说明,进而依
据科学原理和规范标准进行判断,完全是鉴定人的主观活动。
这种活动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选择性、倾向
性。故鉴定结论所体现出来的事实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对
客观事实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抽象概括的间接反映和主观判断,
是鉴定人依据科学规律推定的一种模拟事实。
鉴定结论是一种证据,鉴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举证过程。
鉴定过程所具有的客观性、科学性是通过鉴定人的主观活动所
反映出来的;鉴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则是受客观事实、科学原理、
规范标准制约的主观性。客观性、科学性和主观性相互交错,相
互渗透,表现在鉴定过程,作用于鉴定结论。总之,鉴定结论的
本质特征不但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其主观性
最终决定了鉴定结论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贯穿于鉴定
过程的始终。
2000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硫酸泼向
亲妹妹”的一个案例,姐姐将浓硫酸泼向妹妹和外甥,致妹妹和
外甥容貌毁损。办案单位委托某医院对姐姐是否患有精神分裂
症及刑事责任能力进行鉴定。初检鉴定结论为姐姐患有精神分
裂症,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办案人员认为姐姐作案有动机、有
预谋,作案时对自己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对自己实施的行为
及后果十分清楚。因此对初检鉴定结论表示怀疑,又委托某脑
科医院进行二次鉴定,结论依然是姐姐患有精神病。妹妹不服.
要求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次鉴定。最后一次接受委托的是另一权
威鉴定机构,结论与前两次截然相反,姐姐没有精神病,作案系
情绪反应所致,具有完全责任能力。节目播出后,该案又进行了
第四次鉴定,结论为姐姐患有反应性精神障碍,限制刑事责任能
力。鉴定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同一案件事实,同一被检人,同
样的鉴定标准,得出的鉴定结论却完全相反: 可见鉴定人的业
务素质、工作经历、专业特长、思维模式、鉴定时机的不同足以影
响到鉴定结论的客观性、科学性,充分体现出鉴定结论的主观
性。
鉴定过程的多环节性,决定了鉴定结论具有更多的影响因
素,具有更多的失真机会。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
(一)鉴定人的业务素质、学识经验
鉴定人的业务素质、学识水平会不同程度地对鉴定的每一
个环节产生影响。譬如鉴定方案制定的正确与否、检验方法是
否规范、设备操作是否得当、解释论证是否科学、是否符合逻辑
认证规则,每一个环节都与鉴定人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相关。
其中任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二)鉴定材料的收集、固定与送检
鉴定材料的收集应客观、充分、全面,其固定、送检应符合法
定程序。客观真实,充分全面的检材是正确鉴定的基础,而虚假
不全面的检材必然导致鉴定结论的失实。涂改的病历、伪造的
检验报告单、通过复印技术拼接的证据材料、送检途中掉换或经
过加工的检材,在司法实践中已不罕见。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
女因哺乳期左乳房肿痛,某个体医生给予乳房全切,患者从而与
该个体诊所发生医疗纠纷,初检鉴定结论为左乳房腺瘤,手术切
除得当。重新鉴定结论为左乳房哺乳期乳腺炎,乳房全切显属
错误,与初检结论截然相反。后经查初检时病理切片由个体医
生提供,送检途中被“调包”,因此造成鉴定结论严重失实。
(三)鉴定所用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先进的、符合行业标准的设备、工艺流程可以保证检测实验
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而落后的、被淘汰的、不符合行业标准的
设备仪器和工艺流程,则可能使检测、实验出现失误,鉴定结论
出现失真。
(四)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运动性、广泛性等特点,也由于人
类认识手段、方法的局限性、滞后性,总会有一些真理暂时未被
人们认识。这种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可能影响
到鉴定标准的制定,检测技术的标准化,也会限制鉴定人的认识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 卷(第l期)
能力。理论学术界的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使鉴定人不可避免地
具有选择性、倾向性,最终都会反映到鉴定结论上。
(五)社会因素
鉴定人的人际关系、权力的滥施、领导旨意、当事人胁迫、干
扰,使鉴定人不能自主行使鉴定权,影响鉴定结论的真实性。
(六)鉴定人的品德因素
鉴定人有人格品质、道德观念方面的缺陷,进行权力与钱、
色、利害关系的交易,故意出具虚假错误的鉴定结论:
二、目前鉴定结论质证存在的问题
对于鉴定结论,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而
忽视了它的主观性。因而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对鉴
定结论的盲从,审判人员不加分析,一律采信。其次是以鉴定机
构的级别决定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当一个案件出现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鉴定结论且多个鉴定结论不尽相同或相互矛盾或截然相
反,审判人员便不假思索地以鉴定机构的级别、权威性来确定鉴
定结论的证明力。盲目采信级别高、权威性大的鉴定机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与审查判断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