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是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通常表现为局
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
、发病
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猝死;法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9297(2005)02—0049--04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yang tian—tong
,wang dian2。yu xiao—
jun 2 yang hong-shengi 1.medical college ofbeihua university,jinlin city, province.132001;2.department offoren—
sic medicine ofmedical college of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 515041; 3.clinical laboratory of
shantou central hospital,shantou ,guangdong prov inc e,515031
【abstract】 arrhythmogenic fight ventrieular eardiomyopathy(arvc)is one kind of cardiac muscle disease that the
cardiac muscle of right ventrieular is replaced by fibre and]or fat with unknown eause. it usually shows limit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right ventricle, but it can exacerbate and encroach on the left ventricle. arvc can lead sudden cardiac death.
nowaday,it is seldom studied in forensic medical field.the etiology。and pathogenesis,pathological change and diferential di.
agnosis of arvc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arrhythmogenie,right ventrieular eardiomyopathy,sudden cardiac death,forensic pathology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f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以往也叫右心室发
育不良(f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rvd)。其特点是右
心室(rv)心肌不同程度地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代
替,临床常表现为心律不齐或猝死。1905年osler首次
报道了这种原发性右室心肌受损的疾病。1994年欧洲
心脏病协会定义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fz肌
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肌病学协会(who/
isfc)在修订心肌病分类时,正式命名为arvc,而与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并列为
心肌病的第4种类型。【 】
tabib等圆报道了200例arvc猝死病例,其中男
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从1l岁到84岁,平均年
龄33岁。basso等同报道的3o例arvc病例,男女比
例为2:1,年龄从15岁到65岁,平均年龄28岁,9例
有家族发病史(3o%),24例猝死(8o%),其中14例是
运动员。burke等[41报道的25例arvc病例中,男女
比例为4:1,年龄13岁到72岁,平均年龄31岁,7例
有家族发病史(8o%),23例猝死(92%),其中14例猝
死于体育锻炼过程中。firoozi等同认为,青年运动员突
发的无症状猝死,8o%都是先天心脏遗传性疾病所造
成的,arvc就是其中之一。pinamonti等同曾报道过一
对父女先后死于arvc的病例.父亲死于顽固性心动
过速,女儿为猝死。可见arvc发病特点为:发病或猝
死年龄跨度大,主要为中青年,多见于男性及运动员;
具有家族遗传性;猝死率高。
一
、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arvc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概括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遗传决定的退行性变学说
burke等[41报道3o%的arvc患者有家族遗传
史。黄元铸等[71对7例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伴晕厥的
arvc病人中3个家系的34个成员进行调查,结果发
现7例患者。另有1l例成员存在心电图异常。现在认
为.arvc所导致的心肌组织功能的丧失是某些代谢
功能和超微结构的缺陷而导致的心肌细胞进行性坏
死。心肌萎缩消失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和becker
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骨骼肌萎缩病变类似。家族
【作者简介】杨天澶(1977一),吉林省长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
tel:+86—431—89761 33:e—mail:yttwowo@mail.china.com。
【通讯作者】于晓军,男,医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tei:+86—754—8900837;e—mail:jdzx@stu.edu.cn。
· l32 ·
性发病提示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家系资料分析
证实arv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表达和
外显可以发生变化,其变化率为1/5000。家系连锁分
析,将发生突变的基因定位于14q23一q24、lq42一q43、
2q32.1一q32.3、14q12、3p23。还可能牵涉到13~膜收缩
蛋白(13~spectrin)和ot一辅肌动蛋白( —actinin)的基因
突变。有学者还提出,arvc可能是主要控制右室发育
的转录因子dhand突变的结果,是一种在胚胎时期
即开始的疾病。由于胎儿的右心室为优势心腔,所以
易受到损害。
(二)个体发育异常学说
近期的研究表明.arvc病程中心肌细胞缺失及
心肌脂肪化与持续的室速同时存在。这种变化可能是
源于先天缺陷。arvc中的右室心肌缺损是由于右心
室壁先天发育不良,以至出现的烘干样改变,其形态
学上类似uhl畸形的羊皮纸样心脏,在发生学上与
uhl畸形属于同质现象,应被视为一种出生时就存在
的心肌结构缺陷, 是一种先天性大体心脏结构的异
常,所以arvc又称为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室心肌病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f81。
(三)炎症学说
wesslen等f9】在5例arvc猝死者的器官中发现
了巴尔通氏体(bartonella),认为巴尔通氏体感染是导
致arvc的重要原因。bowles等【 ol应用聚合酶联反应
(pcr),在l2例arvc患者心肌中分别检出了肠道
病毒和腺病毒,提示存在于心肌中的病毒与arvc发
病有联系。umbach等【n】在进行的肠道病毒基因组研
究中,从arvc病人中检出了柯萨奇病毒b型同种的
肠道病毒rna,提示心肌的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
arvc的发病机制有关,并提出了感染因素叠加于遗
传背景之上造成的纤维修补替代是arvc病理基础。
由于arvc患者的病理改变酷似心肌炎,可能是以前
炎性病变随时间推移而基本或完全消退,遗留心肌局
灶性或弥漫性缺失,最终以纤维脂肪替代修复的结
果。一些研究还发现,65% 的arvc患者病灶处有淋
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改变,提示感染和免疫
反应也介入了该病的发病过程。
(四)凋亡学说
valente等【·21对20例arvc病例的右室心内膜心
肌活检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及tunel法检测,在病史
短(6个月以下)、有急性症状和体征的7例(35%)中
观察到了心肌细胞凋亡。认为arvc中的心肌细胞坏
死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可导致心肌
细胞进行性丧失而被纤维和脂肪组织代替。除了由遗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l2卷(第2期)
传决定之外,各种病毒激发的无炎症反应也是引起过
度凋亡的诱因之一。凋亡在arvc病程中主要有两方
面作用:(1)arvc患者心肌中存在反复或持续性凋
亡,过度凋亡将导致心肌细胞进行性坏死、丧失,继之
以纤维脂肪组织替代修复。(2)凋亡过程及结果都能
增加心室电活动的易损性.而心电紊乱是导致致命性
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几种学说以外,laitions等[131认为.
arvc的发生与心肌钙通道异常有关.它们在arvc
患者心肌内皮网状系统中发现了ryanodine受体基因
(ryr2)突变.认为这种突变影响了心肌钙通道的信号
传导,从而引起遗传性、多态性心动过速。mcleod等【·41
还认为arvc与eef2因子作用相关,eef2因子存在
于arvc患者心肌中. 对心肌细胞的修复有抑制作
用,这种抑制作用随3-'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增强。而
arvc患者心肌中13一肾上腺素受体密度显著降低.提
示这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通常表现为局
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
、发病
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猝死;法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9297(2005)02—0049--04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yang tian—tong
,wang dian2。yu xiao—
jun 2 yang hong-shengi 1.medical college ofbeihua university,jinlin city, province.132001;2.department offoren—
sic medicine ofmedical college of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 515041; 3.clinical laboratory of
shantou central hospital,shantou ,guangdong prov inc e,515031
【abstract】 arrhythmogenic fight ventrieular eardiomyopathy(arvc)is one kind of cardiac muscle disease that the
cardiac muscle of right ventrieular is replaced by fibre and]or fat with unknown eause. it usually shows limit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right ventricle, but it can exacerbate and encroach on the left ventricle. arvc can lead sudden cardiac death.
nowaday,it is seldom studied in forensic medical field.the etiology。and pathogenesis,pathological change and diferential di.
agnosis of arvc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arrhythmogenie,right ventrieular eardiomyopathy,sudden cardiac death,forensic pathology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f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以往也叫右心室发
育不良(f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rvd)。其特点是右
心室(rv)心肌不同程度地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代
替,临床常表现为心律不齐或猝死。1905年osler首次
报道了这种原发性右室心肌受损的疾病。1994年欧洲
心脏病协会定义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fz肌
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肌病学协会(who/
isfc)在修订心肌病分类时,正式命名为arvc,而与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并列为
心肌病的第4种类型。【 】
tabib等圆报道了200例arvc猝死病例,其中男
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从1l岁到84岁,平均年
龄33岁。basso等同报道的3o例arvc病例,男女比
例为2:1,年龄从15岁到65岁,平均年龄28岁,9例
有家族发病史(3o%),24例猝死(8o%),其中14例是
运动员。burke等[41报道的25例arvc病例中,男女
比例为4:1,年龄13岁到72岁,平均年龄31岁,7例
有家族发病史(8o%),23例猝死(92%),其中14例猝
死于体育锻炼过程中。firoozi等同认为,青年运动员突
发的无症状猝死,8o%都是先天心脏遗传性疾病所造
成的,arvc就是其中之一。pinamonti等同曾报道过一
对父女先后死于arvc的病例.父亲死于顽固性心动
过速,女儿为猝死。可见arvc发病特点为:发病或猝
死年龄跨度大,主要为中青年,多见于男性及运动员;
具有家族遗传性;猝死率高。
一
、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arvc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概括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遗传决定的退行性变学说
burke等[41报道3o%的arvc患者有家族遗传
史。黄元铸等[71对7例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伴晕厥的
arvc病人中3个家系的34个成员进行调查,结果发
现7例患者。另有1l例成员存在心电图异常。现在认
为.arvc所导致的心肌组织功能的丧失是某些代谢
功能和超微结构的缺陷而导致的心肌细胞进行性坏
死。心肌萎缩消失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和becker
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骨骼肌萎缩病变类似。家族
【作者简介】杨天澶(1977一),吉林省长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
tel:+86—431—89761 33:e—mail:yttwowo@mail.china.com。
【通讯作者】于晓军,男,医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tei:+86—754—8900837;e—mail:jdzx@stu.edu.cn。
· l32 ·
性发病提示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家系资料分析
证实arv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表达和
外显可以发生变化,其变化率为1/5000。家系连锁分
析,将发生突变的基因定位于14q23一q24、lq42一q43、
2q32.1一q32.3、14q12、3p23。还可能牵涉到13~膜收缩
蛋白(13~spectrin)和ot一辅肌动蛋白( —actinin)的基因
突变。有学者还提出,arvc可能是主要控制右室发育
的转录因子dhand突变的结果,是一种在胚胎时期
即开始的疾病。由于胎儿的右心室为优势心腔,所以
易受到损害。
(二)个体发育异常学说
近期的研究表明.arvc病程中心肌细胞缺失及
心肌脂肪化与持续的室速同时存在。这种变化可能是
源于先天缺陷。arvc中的右室心肌缺损是由于右心
室壁先天发育不良,以至出现的烘干样改变,其形态
学上类似uhl畸形的羊皮纸样心脏,在发生学上与
uhl畸形属于同质现象,应被视为一种出生时就存在
的心肌结构缺陷, 是一种先天性大体心脏结构的异
常,所以arvc又称为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室心肌病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f81。
(三)炎症学说
wesslen等f9】在5例arvc猝死者的器官中发现
了巴尔通氏体(bartonella),认为巴尔通氏体感染是导
致arvc的重要原因。bowles等【 ol应用聚合酶联反应
(pcr),在l2例arvc患者心肌中分别检出了肠道
病毒和腺病毒,提示存在于心肌中的病毒与arvc发
病有联系。umbach等【n】在进行的肠道病毒基因组研
究中,从arvc病人中检出了柯萨奇病毒b型同种的
肠道病毒rna,提示心肌的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
arvc的发病机制有关,并提出了感染因素叠加于遗
传背景之上造成的纤维修补替代是arvc病理基础。
由于arvc患者的病理改变酷似心肌炎,可能是以前
炎性病变随时间推移而基本或完全消退,遗留心肌局
灶性或弥漫性缺失,最终以纤维脂肪替代修复的结
果。一些研究还发现,65% 的arvc患者病灶处有淋
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改变,提示感染和免疫
反应也介入了该病的发病过程。
(四)凋亡学说
valente等【·21对20例arvc病例的右室心内膜心
肌活检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及tunel法检测,在病史
短(6个月以下)、有急性症状和体征的7例(35%)中
观察到了心肌细胞凋亡。认为arvc中的心肌细胞坏
死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可导致心肌
细胞进行性丧失而被纤维和脂肪组织代替。除了由遗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l2卷(第2期)
传决定之外,各种病毒激发的无炎症反应也是引起过
度凋亡的诱因之一。凋亡在arvc病程中主要有两方
面作用:(1)arvc患者心肌中存在反复或持续性凋
亡,过度凋亡将导致心肌细胞进行性坏死、丧失,继之
以纤维脂肪组织替代修复。(2)凋亡过程及结果都能
增加心室电活动的易损性.而心电紊乱是导致致命性
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几种学说以外,laitions等[131认为.
arvc的发生与心肌钙通道异常有关.它们在arvc
患者心肌内皮网状系统中发现了ryanodine受体基因
(ryr2)突变.认为这种突变影响了心肌钙通道的信号
传导,从而引起遗传性、多态性心动过速。mcleod等【·41
还认为arvc与eef2因子作用相关,eef2因子存在
于arvc患者心肌中. 对心肌细胞的修复有抑制作
用,这种抑制作用随3-'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增强。而
arvc患者心肌中13一肾上腺素受体密度显著降低.提
示这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点击下载
上一篇:颅骨及脑并存对冲伤尸解1例下一篇: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危害及滥用
本文2009-03-28 08:39:49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443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