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
【关键词】精神病人;犯罪动机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2-0s27-03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
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
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
这是此项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笔者选择了
有关犯罪动机众多内容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
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
、探查行为人犯罪动机的意义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
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
机涉及这种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
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
式。直到活动的完成。f1】犯罪动机是一种特殊内容的
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一定犯罪
目的的内心起因或意识冲动。它是实施犯罪行为的
人的内在动力。它推动一个人去实施犯罪行为。个人
之所以进行犯罪行为,主要就是由于其心理上存在
着犯罪动机的缘故,在犯罪动机的直接推动下,个人
才确定犯罪行为目的,选择实施犯罪行为的手段、方
式、方法,做出行为决定并实施犯罪行为。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判断被鉴定人行为
的犯罪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评定一个人是否犯罪,重
要的是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即是否存在犯罪意图。
犯罪动机是犯罪意图的重要组成。从判断动机的病
理性、非病理性,进而判断被鉴定人的辨认、控制能
力存在与否、完整与否,从而判断其刑事责任能力的
有无。田祖恩等提出的精神病人作案动机理论已经
被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所重视和采用。 该理论的
动机分类简单、易掌握.且与精神检查所见结合密
切。有利于同道们在同一标准下对动机进行分类、讨
论、研究,促进了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
· $27 ·
· 法律精神医学·
二、内在犯罪动机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复杂性
犯罪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内在动
力。但是内在的犯罪动机与外在的危害行为之间的
关系十分复杂。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外在的行为与
内部的动机之间的关系存在有:一一对应、一对多、
多对一、多对多以及不对应等多种关系。相同的动机
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例如。受挫折后愤怒的发泄
动机,有人针对对方,有人针对无生命的个体,有人
借助于言语。有人借助于拳脚、器械或强烈的运动,
等等。依既往社会化所形成的观念与习惯、当时的情
境、双方的互动、备选行为、动机冲突与变化等,最后
形成行为。而相同的危害行为因人因案而也可能有
不同的内部动机。如利欲、报复、嫉妒等犯罪动机都
可以体现在盗窃这一种行为上。报复、虐待、性欲、占
有/征服、补偿、好奇等犯罪动机都可以体现在强奸
行为上。犯罪动机体现了实施危害行为者主观方面
的个性和特殊性。
此外。行为动机往往是一个动机组合体系,有主
要动机和次要动机。有促使行为发生的动机与抑制
行为发生的动机。这些动机共同作用,促使个体去实
施某种危害行为。同时,在事前、事中、事后,行为人
动机的种类、相对强度、有无等是变化的。而实际工
作中。鉴定人要探查的是主要动机,对次要动机、动
机的冲突与变化等往往忽略了。
犯罪动机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危害行为的全部内
部因素,也不是判断责任能力惟一的内部因素。影响
行为的其他内部因素还有情绪、需要、本能、习惯等。
比如.被鉴定人存在被害妄想时,导致其有强烈的情
绪—— 恐惧感、紧迫感,从而进行“自卫”、“报复”或先
下手为强。如情绪的强度很弱,或患者表现得无所谓,
则危害他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甚至不发生。
有时,在强烈的情绪支配下,即使没有动机,也会有
危害行为的发生,如激情犯罪、乡愁犯罪等。
三、犯罪动机的判断
[作者简介]宋建成(1972一),男,汉族,心理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
tel:+86—10-62715511—6290;e—mail:sf6jd@126.corn。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2-0s27-03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
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
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
这是此项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笔者选择了
有关犯罪动机众多内容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
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
、探查行为人犯罪动机的意义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
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
机涉及这种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
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
式。直到活动的完成。f1】犯罪动机是一种特殊内容的
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一定犯罪
目的的内心起因或意识冲动。它是实施犯罪行为的
人的内在动力。它推动一个人去实施犯罪行为。个人
之所以进行犯罪行为,主要就是由于其心理上存在
着犯罪动机的缘故,在犯罪动机的直接推动下,个人
才确定犯罪行为目的,选择实施犯罪行为的手段、方
式、方法,做出行为决定并实施犯罪行为。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判断被鉴定人行为
的犯罪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评定一个人是否犯罪,重
要的是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即是否存在犯罪意图。
犯罪动机是犯罪意图的重要组成。从判断动机的病
理性、非病理性,进而判断被鉴定人的辨认、控制能
力存在与否、完整与否,从而判断其刑事责任能力的
有无。田祖恩等提出的精神病人作案动机理论已经
被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所重视和采用。 该理论的
动机分类简单、易掌握.且与精神检查所见结合密
切。有利于同道们在同一标准下对动机进行分类、讨
论、研究,促进了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
· $27 ·
· 法律精神医学·
二、内在犯罪动机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复杂性
犯罪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内在动
力。但是内在的犯罪动机与外在的危害行为之间的
关系十分复杂。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外在的行为与
内部的动机之间的关系存在有:一一对应、一对多、
多对一、多对多以及不对应等多种关系。相同的动机
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例如。受挫折后愤怒的发泄
动机,有人针对对方,有人针对无生命的个体,有人
借助于言语。有人借助于拳脚、器械或强烈的运动,
等等。依既往社会化所形成的观念与习惯、当时的情
境、双方的互动、备选行为、动机冲突与变化等,最后
形成行为。而相同的危害行为因人因案而也可能有
不同的内部动机。如利欲、报复、嫉妒等犯罪动机都
可以体现在盗窃这一种行为上。报复、虐待、性欲、占
有/征服、补偿、好奇等犯罪动机都可以体现在强奸
行为上。犯罪动机体现了实施危害行为者主观方面
的个性和特殊性。
此外。行为动机往往是一个动机组合体系,有主
要动机和次要动机。有促使行为发生的动机与抑制
行为发生的动机。这些动机共同作用,促使个体去实
施某种危害行为。同时,在事前、事中、事后,行为人
动机的种类、相对强度、有无等是变化的。而实际工
作中。鉴定人要探查的是主要动机,对次要动机、动
机的冲突与变化等往往忽略了。
犯罪动机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危害行为的全部内
部因素,也不是判断责任能力惟一的内部因素。影响
行为的其他内部因素还有情绪、需要、本能、习惯等。
比如.被鉴定人存在被害妄想时,导致其有强烈的情
绪—— 恐惧感、紧迫感,从而进行“自卫”、“报复”或先
下手为强。如情绪的强度很弱,或患者表现得无所谓,
则危害他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甚至不发生。
有时,在强烈的情绪支配下,即使没有动机,也会有
危害行为的发生,如激情犯罪、乡愁犯罪等。
三、犯罪动机的判断
[作者简介]宋建成(1972一),男,汉族,心理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
tel:+86—10-62715511—6290;e—mail:sf6jd@126.corn。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
点击下载
上一篇:迟发性机械性窒息死亡1例下一篇:监狱增设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专职人员的必要性
本文2009-03-27 09:49:13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421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