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江西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部署造林绿化工作,这是江西省继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举措,意义十分重大,必将有力地推动江西省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江西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衷心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致以崇高敬意,向全省林业干部职工和广大林农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刚才,///省长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对全省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十分深刻,目标十分明确,令人十分振奋。过一会儿,///书记还将作重要指示,希望江西省各级林业部门全面贯彻,认真落实。我相信,只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建设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绿色生态江西”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使命
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国际上有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森林是“地球的肺”,湿地是“地球的肾”,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大生态系统”和“一个多样性”,如果保护好了,地球就永远年轻,人类才能永久地进步、繁衍和生存;如果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根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加剧,林业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成为国际上高级别会议的重大议题。林业之所以会变成全球关注的焦点和重大议题,是因为要解决当今世界一系列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与林业密切相关,都离不开林业的发展。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76亿公顷减少到38亿公顷,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英国科学家指出,由于森林大量被毁,已使人类生存的地球出现了比以往任何问题都难以对付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有可能取代核战争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党的十七大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严峻问题,在深刻总结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林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十分重大而特殊的历史使命。
一是林业关系着气候安全。减缓气候变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是增加生物固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贮库,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约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专家测算,一个20万千瓦机组的煤炭发电厂一年约排放87.7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个小时,按一天一个来回算,一年约排放28032吨二氧化碳,可被1.5万亩人工林吸收;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吨,可被11亩人工林吸收。通过扩大森林面积,实现间接减排,已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通行做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目前还不承担减排义务,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很高。由于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增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意味着要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专家测算,如果将煤的使用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0.74%,而gdp会下降0.64%,居民福利将降低0.60%,就业岗位将减少470万个。因此,在高度重视工业直接减排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森林的间接减排功能。在去年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倡议,同时提出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的发展目标。这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拥护和好评。
二是林业关系着淡水安全。森林被誉为“看不见的绿色水库”。我国森林所涵养的水源相当于全国水库库容总量的75%;我国湿地维持和保存了全国96%的淡水。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还对净化水质有着明显作用,一片湿地就是一座天然的污水处理厂。观测表明,森林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还能有效增加降雨。陕西省吴起县过去10年来累计造林种草2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2006年的62.9%,年降雨量由478.3毫米提高到582毫米。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就在江西省境内,要确保鄱阳湖的水量和水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好温家宝总理去年3月关于鄱阳湖的重要批示,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
三是林业关系着能源安全。森林生物质能源就其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或籽提炼柴油,用木纤维燃烧发电。我国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率在40%以上的有154种,可培育能源林2亿亩,可有效改善我国能源供应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目前,国家林业局正在与中石油合作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四是林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森林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者,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们身心健康的基本保障。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实现健康长寿。森林不仅具有固碳放氧、净化水质、减弱噪音、吸附尘土的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人类生存60%的氧气。森林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像保健品一样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四川的九寨沟之所以被誉为“人间仙境、天然氧吧”,就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森林。据科学监测,九寨沟一立方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超过1万个,高的达到8万个,而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时,负氧离子含量也只有1000多个。我国四川彭山、广西巴马、湖北钟祥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其共同特点就是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丰富,形成了天然的氧吧。在那种环境里生活,人活百岁不是梦想。
同时,林业还关系着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和物种安全。据预测,到“十一五”期末,我国年森林蓄积消耗的总需求量将达到7亿立方米,而国内最大供给量只能达到4亿立方米,缺口3亿立方米。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木材进口量的增长,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我们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必须用43亿亩林地解决13亿人口的木材需求问题。我国有木本粮油植物100多种,总面积接近1亿亩,年产量达102亿斤,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江西省这几年发展很快的油茶,就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生产的茶油是上等的绿色食品,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保健效果好,市场潜力大。目前,我国有油茶面积5000万亩,但绝大部分亩产仅为3—5公斤。通过低产林改造和种
在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08-10-25 15:26: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740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