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
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成效的直接且显在的标志。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农民的积极政治参与不仅是农村民主得以健全,村民自治得以完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源泉,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那么,现阶段我国农村体制的现状如何?农民政治参与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农民 政治参与 现状与趋势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注,多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探讨,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事实上,农村政治状况不仅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制约着“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朱光磊指出:如果我们不从政治的高度加以认识和重视农村问题的政治方向,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农村各种政治关系,那么最终会影响到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如果离开农村政治视野,任何有关农村经济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方案都无法真正有效地实施而导致失败。那么,如何激发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增强农民公共参与意识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作些初浅的探讨。
一 、我国现行农村政治体制的现状
(一)农村政治体制较稳定
现阶段我国农村政治的基本状况是:国家主导农村社会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乡镇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态;村级治理体制处于结构性转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的性质和运作路径,农村民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正在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
(二)乡政村治体制为主导
当前,在农村社会直接代表国家的就是乡镇政府。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了高度集权的政社合一体制,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最直接的目标和最重要的成果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而政社分设后产生的“乡政村治”体制,成为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
“乡政村治”体制的“乡政”,是指乡级机构的功能运转主要体现在乡政权上,特别是体现在乡政府的职能上,从乡级政治事务、行政事务和经济事务的管理方面,都突出一个“政”字。其主要表现在:(1)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国家政权的基本属性通过新的“乡政”体制顺延了下来,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备的党委、人大、政府等政权组织。这些组织机构分别从党务、立法、行政和统战等系统强化着国家政权,以保证国家权力自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性。(2)各乡镇政权配备了大量的国家工作人员,确保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3)建立了乡镇财政制度,乡镇政府具有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提升了乡镇政权在经济、文化事业和社区发展等领域上的政治能力。(4)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增加了乡镇政权对经济的影响力。
(三)村民自治体制基本形成
目前,中国村级治理体制正在实现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性转型。这种转变是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相联系的。市场已成为了配置农村社会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取向的冲击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形成了农村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中国农村社会正在进行以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过程。村民自治是农村基础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其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关于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几点思考
本文2008-10-02 11:04: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681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