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震救灾演讲稿

栏目:演讲稿发布:2008-06-16浏览:2426下载171次收藏

[演讲稿]
爱满中华  爱撼世界
——抗震救灾显化了中国现代道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陷,江河呜咽;四川汶川,突发八级地震,短短80秒,土地破碎,山河疮痍,(11日12时)69146人遇难,374131人受伤,失踪17516人……一时间,汶川成为人间地狱。大震将全球的目光引向中国。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曲曲动人的歌传遍全球;中华儿女正谱写着大爱大德进行曲,改变了道德专家对改革开放三十年道德的评价,显化了一代道德取向;展示了中华发展的力量,中国的新形象。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重灾区
 ——震后四小时,余震连连,温家宝总理乘坐的专机抵达四川成都。四天中,这位六十六岁的老人视察了七地灾情。面对受灾百姓,他难以掩饰悲情,他强调“人民的生命财产高于一切”。二十二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再次深入重灾区。
——震后第四天(十六日)上午十时三十分,余震仍然不断,胡锦涛总书记赶往四川重灾区(抵绵阳南郊机场),三天中,先后前往北川、汶川、彭洲等重灾区视察灾情、指挥救援;他强调,挽救生命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五月三十一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奔赴灾区,先后到达陕西、甘肃重灾区。
——六月一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飞抵四川绵阳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至此,中共中央九常委先后深入灾区,以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尚品德。
军人、武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
 ——13日下午,成都军区某集团军许勇军长带领由30余人组成的先遣队,冒雨徒步进入汶川县映秀镇,迅速展开救援;13日23点15分,强行军90公里,第一支抢险救灾队伍进入汶川县城。几乎在同时,从理县、茂县、都江堰等方向,多路部队昼夜兼程,徒步挺进汶川。
 ——14日上午9点05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调用直升机赶赴灾区救援,民航局连夜调动国内多家通用航空公司的30架直升机,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抗灾中,全军及民航系统出动直升机99架救灾(一架失事)。
 ——15日下午,集结至灾区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已达十万人。灾区所有剩余的33个“孤岛”乡镇,都将有部队到达。
 军人、干警是人民的子弟兵,子弟兵迫民,为民救灾是他们的天职。

——14日7时,福建省消防总队353名官兵,省边防总队112人医疗救护队(其中蔡晨群5月4日手术,10日拆线,在疗养)15日中午到达汶川县漩口镇。
——14日,省地震局派出搜索分队;14日下午,我省166名医护人员出征。
——14日,我市派出医疗小分队,7名医生,两名护理人员。携价值30多万医疗设备和药品奔赴灾区。
——下面是宁德边防公安支队12名医务人员参加灾区救灾的情景。由亲临灾区的叶叔军、罗建荣口述:
14日晚,到达都江堰紫坪铺;
15日,步行39公里到达水磨镇,历经5小时,上百次余震;
伙食是两根香肠,两块蛋黄派,两瓶矿泉水。
16日中午,往三江乡,衣服湿了又干,迷路了;八个小时才到达,是第一支到达该乡的医疗队。灾民呼喊:亲人来了!
19日,返回都江堰紫坪铺;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住小帐蓬。
23日,紫坪铺镇沙湾村,队员罗建荣送给汤大妈100元,汤大妈跪下,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他们看到一个11个月的孩子,从废墟中爬了出来。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埋压了100多个师生。战士们徒手展开救援。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13日,上天落泪了。雨中,荆利杰和战友们仍然没有停歇。
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
荆利杰跪在了地上。他哭着大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现场所有人都哭了……
 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镜头!他为什么奋不顾身?

——5月17日,映秀灾区随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教导队来到一幢坍塌的住宅楼前。
 眼前的楼房严重倾斜,残垣断壁发出嘎嘎的断裂声,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看到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往上冲,在现场指挥的政委刘法峰立即下令部队后退集合,大声喊道:“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
 273名官兵全部举起了右手。 刘政委以为大家没听清,又提高嗓门喊道:“我说的是,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  大家不但没放下,反而把胳膊举得更高。刘政委只好让一名干部挑出7名非独生子女战士。其他战士都争着往前挤,被政委强行拦住。
他们为什么如此忘我? 是因为道德力量!


汶川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全国人民在行动。志愿者独树一帜。
——5月12日下午,绵阳通讯中断。绵阳无线电爱好者组织,利用他们的电台相互问候,打听着灾情。电台成了唯一可以互相沟通的工具。他们从惊恐中冷静下来,马上开始用电台相互呼叫,组织救援行动。他们成为最先行动起来的志愿者。
13日凌晨3点,组织了第一批车队载着救援物资奔赴北川重灾区。每天,他们在绵阳市八一火炬大厦前24小时待命。为救灾运送物资和人员,为志愿者车队现场组织登记、车辆调度,行进中的通信都有无线电保障。效率之高,组织之规范,让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
 ——陶相臣是一位随带“爱心大米”的特殊志愿者。他是黑龙江省鹤岗市一米业公司老板,5月19日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同行的是他花3万元钱雇来的一辆载重大货车、两名司机,还有他捐赠灾区的30吨“爱心大米”。
 “一定要去,不然我会遗憾一辈子。” 企业连夜生产最好的的30吨大米,价值10余万元。
 “踏上赈灾路,恨不得一步到灾区。”陶相臣心急如焚,一路上他和两个司机换着开车,为了赶路,没时间下车吃饭,只能干嚼方便面,为了给货车的刹车片降温,带的两箱矿泉水基本上都让刹车片“喝”了。
 驱车4000多公里,历时3天3夜,穿越7个省份,陶相臣终于把“爱心大米”送到了灾区。
 22日晚上9点多,陶相臣赶到了四川绵阳,卸下了一部分大米;23日凌晨3点多他们赶到了终点站成都,把剩下的大米交到了当地工作人员手中。“下车后,我们吃到了几天来的第一顿盒饭。”
 23日一早,陶相臣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志愿者, 身着“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上衣,直到27日离开前,他和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一样,睡过帐篷、办公室、露天地;吃过饼干、盒饭、方便面……
——南京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光标也是一个特殊志愿者。2007年,他以捐赠1.81亿元被称为“中国首善”。
5月12日下午,陈光标正在武汉开董事会,得知四川地震后许多地方已成一片废墟。陈光标马上作出决策(地震发生后两小时):“每个人穿一套迷彩服,戴一个红十字会会标,马上赶赴四川地震灾区!”率100多名员工,60台大型设备(原本打算北上的)齐刷刷转向赶往四川地震灾区。
 陈光标已给灾区捐款785万元,捐收音机2.3万台,帐篷2300顶,捐赠总额超过2000万元。除此之外,陈光标还认捐了北川中学重建费,预计资金达2000多万元。
 在地震发生后36个小时至47个小时的时间段里,陈光标组织的抢险突击队分批抵达四川,成为首先抵达地震灾区的民间机械化救灾队伍。他的速度与部队同步。
 “晚上10时,来到都江堰,看到很多死伤的人,我哭了!”陈光标说。他拿出现金分给沿途的受灾民众,5个小时分了20万元。 但陈光标很快就发现,救人比捐款更是当务之急。  “当时的北川县城已是一片废墟,几乎看不到一个活人,但我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救声。”陈光标说,当时感觉不寒而栗,面对呼救声,他无能为力。 陈光标又折回去和带着大型设备的救援队一起,为开通通往北川的盘山公路而奋战。
 5月15日凌晨6时,陈光标的救援队抵达北川县城。 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瓦砾堆中, 在都江堰、北川和汶川,陈光标一共救活了11人,背出了200多具遗体。从5月13日到5月15日,他几十个小时没有睡,只喝了几瓶矿泉水。 他乐当抗震救灾志愿者,因为——
 “慈善是长征,是快乐的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
 全国人民都在付出自己的爱心。
——上海市退休教师沈翠英,5月27日与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委托协议,同时交出房产证,捐赠一套147.82平方米、估价达450万元的房产作为拍品,于6月12日参加全市赈灾义拍,全部拍卖所得用于在都江堰市建造一所能抵抗强震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抗震救灾演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