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2008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8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以推进民主为重要取向,以服务社会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努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新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和“率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整体工作引领库区,部分工作示范重庆”的定位,实现“33335”目标。
(一)发挥 “三大作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民生、推进民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服务“三大建设”。根据民政工作职能定位和县情,服务于和谐**建设、服务于城乡统筹建设、服务于移民攻坚建设。
(三)实现“三个率先”。在库区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建立规范运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率先建立高效运转的基层民政工作组织体系。
(四)做到“三个加快”。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优抚工作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体系。
(五)推进“五个统筹”。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福利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双拥和优抚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城乡民政公共服务。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围绕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以灾害救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为重点,完善救助制度,强化救助措施,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防、减、救、助”高效运行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一是加强灾害预防工作。积极应对灾害多发的县情,加强年度灾害防治方案的预案编制工作,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辖区内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和重要防御区段的监测和巡查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平安减灾”活动。抓好减灾宣传,开展“社区、学校减灾平安行”活动,增强全民减灾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救灾应急措施。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救灾数据库作用,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决策科学、反应迅速、及时到位,全面提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
四是健全灾害救助制度。规范救助管理,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健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灾后重建“八步流程”,强化灾害救助水平,结合高山移民迁建、灾民倒房重建和五保家园建设,积极实施减灾安居工程,保证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2.健全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协调发展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规范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把城乡低保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抓紧抓好。创新申报、核查“两线运作”模式,巩固“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成果,强化动态管理,建立有劳动能力人员低保的“限期享受制度”和“诚信承诺制度”,完善低保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机制,真正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二是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广泛实行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探索城乡医疗救助新机制,建设城乡医疗救助信息库,并实现与新农合软件并轨运行。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面和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规范乡镇医疗救助行为,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最大效益。
三是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按照“城乡统筹、片区规划、三位一体、三级联动(县、乡镇、村共同推进)”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容“养老、康复”于一体,倾力打造县城老年
2008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以推进民主为重要取向,以服务社会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努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新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和“率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整体工作引领库区,部分工作示范重庆”的定位,实现“33335”目标。
(一)发挥 “三大作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民生、推进民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服务“三大建设”。根据民政工作职能定位和县情,服务于和谐**建设、服务于城乡统筹建设、服务于移民攻坚建设。
(三)实现“三个率先”。在库区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建立规范运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率先建立高效运转的基层民政工作组织体系。
(四)做到“三个加快”。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优抚工作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体系。
(五)推进“五个统筹”。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福利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双拥和优抚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城乡民政公共服务。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围绕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以灾害救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为重点,完善救助制度,强化救助措施,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防、减、救、助”高效运行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一是加强灾害预防工作。积极应对灾害多发的县情,加强年度灾害防治方案的预案编制工作,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辖区内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和重要防御区段的监测和巡查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平安减灾”活动。抓好减灾宣传,开展“社区、学校减灾平安行”活动,增强全民减灾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救灾应急措施。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救灾数据库作用,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决策科学、反应迅速、及时到位,全面提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
四是健全灾害救助制度。规范救助管理,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健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灾后重建“八步流程”,强化灾害救助水平,结合高山移民迁建、灾民倒房重建和五保家园建设,积极实施减灾安居工程,保证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2.健全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协调发展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规范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把城乡低保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抓紧抓好。创新申报、核查“两线运作”模式,巩固“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成果,强化动态管理,建立有劳动能力人员低保的“限期享受制度”和“诚信承诺制度”,完善低保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机制,真正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二是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广泛实行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探索城乡医疗救助新机制,建设城乡医疗救助信息库,并实现与新农合软件并轨运行。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面和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规范乡镇医疗救助行为,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最大效益。
三是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按照“城乡统筹、片区规划、三位一体、三级联动(县、乡镇、村共同推进)”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容“养老、康复”于一体,倾力打造县城老年
县民政局2008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本文2008-03-15 13:48: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062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