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资企业管理(论文)
[文秘网站的龙头__大秘书网__论文:www.damishu.cn/article/ktlw/index.html]
摘要:随着日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大量日资企业进驻中国,并以其严谨的
团队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以及独特的日式管理,让中国的企业家们耳目一新。该文
尝试从日资企业管理中人才理念、团队、薪酬制度三方面来分析其管理特点,并从中借鉴其
管理优点。为中国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一面。
关键词:日资企业;人才理念;团队精神;年功序列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92(2o02)04-184-05
在日资企业中,无论从最低微的小职员,还是到最大的总经理,每一位员工都不断接
触到公司安排的一系列培训计划及爱社教育;而且公司中频繁地有会议在召开;大家都在
努力地工作,而且每一位员工,工资虽然增长缓慢,但基本每一年都会有所上升。这,就
是日资企业管理中比较具有日式特点的人才理念、组织特征、以及相应的年功序列制。
(一)“企业即人”— — 日本企业的人才理念
“企业即人” 是日本企业对人才重要性的基本认识。经营者们确信,企业的兴与衰都
由人而起,有了人才,企业的发展才有保证。日本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非常重视人才管
理,并积累了相当丰富而有效的经验。
日本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是从员工进公司之前就开始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举行多次应
聘考试,对人才严把录用关。其中,笔试一次,面试多次,考官逐渐升级,从人事部的课
长、部长、公司董事直至总经理。面试提问一般都有“为什么要报考本公司?” “你将以怎
样的心态对待将来的工作?” 等内容。有的公司甚至说: “宁肯不录用有才华而无志向的
人。”
这种应聘考试的目的,除测验有关的必要知识外,最重要的是鉴别报考者的素质。从
参加第一次考试到接到录取通知书,要历经三四个月之久。这对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来
说,颇有“过五关斩六将” 的难度。
企业经过严格筛选录用员工后,就通过教育与培训把新员工培养成为高素质和高水平
的“企业战士”,‘帮助他们称职地从事本公司的各项业务。
在教育方面, 日本企业特别重视对新员工的人社(会社,即公司)教育,通过举办集
训班的方式,重点讲授企业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培养新员工的归属意识、忠诚心、集
体观念、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虽然近十多年来日本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变,如终
身就业、按照资历晋级加薪等战后形成的“日本经营模式” 在失去光彩,但是这种“爱社
教育” 却至今几乎一成未变。
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以适应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是日
本企业不断对员工(包括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这种培训每年都要进行,根据不同
的级别和业务范围分别举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如基层和中层干部培训,营销人员、研究开
发人员培训等等。有条件的企业大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和设施(如培 il中心等)。在日本,
员工培训早已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企业都有对员工的考评制度,操作性很强,并且十分严格,绝对不流于形式。大
企业一般每年进行两次考评,由人事部门协同各级领导进行,考评分为成绩考评和晋级考
评等,并且,考评项目繁多,有的公司把考评结果分为五等(非常优秀、相当优秀、中等
水平、略有不足,不足),均记录在人事档案,成为晋级、加薪和发放奖金的重要依据,
也是发现和留住有能力的人才、淘汰不合格者的重要手段。
日本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企业是靠那些在实践中涌现的精英分子
— — -各级干部经营管理。干部的选拔如同政府机构一样,没有“破格”, 只能一个台阶、
一个台阶地升上去。不过,许多企业近年来也在改革过时的人事管理制度,引入根据能力
和业绩等“论功行赏” 式的办法,以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日本企业不办“小社会”,但福利待遇却相当优厚。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为员工提供
单身宿舍、购房贷款、带薪休假、定期体检、员工食堂、运动馆场、医疗室、俱乐部等,
福利、保健、娱乐设施样样齐全,应有尽有,这对招揽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有一定的
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在技术研究开发成果的处理上, 日本企业只强调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个人
的正当权益。它们在对外发布新的研究开发成果时, 向来不公开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个人
的名字,而仅提及团体或单位,而且新技术的专利所有权也只属于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
挫伤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近年来也有不少企业对此进行改革,加重了对在技术研究
开发上有贡献的员工的奖励,有的企业甚至提出“对科技发明的奖金上不封顶”。
在日本,不同企业的人才管理是各具特色,但其基本经验是“大棒加萝卜”, 软硬兼
施、恩威并重,’即在严格的管理之下,给予相应的经济保障,给员工以前途和希望,但员
工必须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
(二)附属团队— — 日本企业的组织特征
日本企业的组织特征是:“自下而上方式的或共识型的决定,重视和谐、责任和权限
的范围不明确,以及以人为中心(欧、美企业以任务为中心—— 作者注)的组织等”。人
员不是为充任特定任务而被安置在岗位上,而是作为企业人,作为企业的“分身”实施行
动的人, 因此,每个人负责范围有限,但视野应当广及全企业,像最高经营者那样关心公
司的全面情况。在此基础上,通力协作就自然成了日本企业组织活动的本质。
全面思考与协作是通过日本企业的特殊情报交流机制实现的。首先,在日本企业中,
有“禀
浅析日资企业管理(论文)
本文2007-11-20 10:53: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9639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