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建设生态文明经验材料
植碧草绿染山川 兴农业泽被万民——**依托草地建设推进生态文明纪实
这里地处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交错地带,尘封于此的秣马厉兵的蒙古唿哨,占尽地利虎视中原的辽代汉城以及绵延数千里的金代界壕在印证着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同时,也昭示着这里曾经的山清水秀、林茂草丰以及物产的丰饶。
这里曾长期被列为军事禁地,生态投入的严重不足、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古老而落后的农耕方式以及为生计所迫的超载放牧在不断加剧着这里生态环境的恶化。滦河源头已难觅清音,潮河流水已澎湃难续,“风吹草低见牛羊”粗犷而壮美的景象也早已风光不再。
7年的时间的确不是很长,然而7年间**依托京津风沙源建设项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草地建设137.1万亩、禁牧草场330万亩,推广青贮玉米种植10万亩,畜牧业产值达到10.7亿元,比治理前的2000年增加7000万元。
组织保障,目标管理,机制活化。
平稳而高效的运行体系使京津风沙源成为首都后花园
“种地不打粮,栽树干死苗;秋天收秸秆,冬天一片荒”。这曾是2000年以前**沙化最为严重的小坝子乡榔头沟自然村的真实写照。历经几年的生态治理,如今这里已不是沙丘遍布、沙尘肆虐,只有记载着2000年5月12日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此视察的石碑,掩映在郁郁葱葱之中。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使**群众饱尝恶果,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自2000年始,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刘淇、成思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视察,并做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防沙止漠势在必行”的重要指示。也是从2000年开始,**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重点县,加强草地建设、再造秀美山川成为**38万人民的共识。
面对这一惠及子孙且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专项组织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调控协调及项目督导,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同时建立完整规范的目标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双向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推动草地建设扎实推进。
地处高寒坝上的大滩镇孤山子村自2001年开始,依托京津风沙源项目进行草地建设,人工种草、围栏封育治理面积已逾1.3万亩,草场植被盖度由原来的40%提高到如今的85%以上,几年间累计产草量达1500万公斤,不仅使牲畜越冬饲草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创经济效益900多万元。不仅如此,面对大为改善的生态环境,孤山子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家庭旅馆56家,年吸引京津等地游客2万余人次,年旅游业人均收入达2500元。昔日荒凉与贫瘠的土地化作如今的碧草连天、牛肥羊硕、游人如织。这是**在草地建设中确定所有权、稳定经营权、放活使用权取得的成果。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农牧大户承包草场,一方面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增强项目透明度的因地制宜的草场建设办法,使**在短短几年间完成草场承包200余万亩,涌现出个体承包大户31个。凭借着治理后优越的生态环境,大滩镇农户以优质舍饲羊为重点,年出售旅游羊只1.5万只以上,经济效益逾600万元。在相继建设了8个旅游专
某市建设生态文明经验材料
本文2007-11-02 10:54: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9532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