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7-10-01浏览:2146下载264次收藏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全市招商引资大会和发展服务业大会精神,按照区委七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十二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分析形势、理清思路、学习表彰先进、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对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06年是下城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8.05亿元,同比增长16.80%;商业销售收入116.37亿元,同比增长45.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8亿元,同比增长35.02%;工业销售产值55.06亿元,同比增长20.11%;外贸出口总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39.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2亿元,同比增长8.52%;完成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含省属企业)27.3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3%和18.58%;同口径区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8.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1%和39.87%。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特别是奋战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广大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下面,我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就如何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统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思想认识

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战略性问题。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服务业非常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胡锦涛总书记去年7月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下城区作为省会杭州的中心城区和服务业相对发达地区,要把服务业作为推动都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就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一)强化机遇意识。当前,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的重心已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竞争的焦点已从商品转向服务。现在有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达到了三个“70%”的水平,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gdp增长的70%来自服务业增长,服务业吸纳了70%的就业人口。当前我国正进入wto的后过渡期,服务业的对外深度开放,加上cepa的签署和实施,为我们把握国际市场对服务产业的需求,利用国际资本和引进现代服务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机遇。中央采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着力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目的就是为了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机遇。三是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机遇。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和区域间形成了相互分工、相互竞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浙江省在围绕加快融入长三角、打造金南翼、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服务业大省的目标,开始大力发展金融、会展、现代物流、信息和技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四是杭州市加速工业化、城市化推进机遇。随着杭州市人均gdp达到4695美元,并且今年预计将突破5000美元大关,杭州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服务业将进一步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把“杭州建设成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次中心城市,最终成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的目标,特别要在大旅游产业、大文化产业、商贸与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等6个方面,成为浙江的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次中心。要求8个城区在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这又为我区加快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现实机遇。面对发展服务业的春天,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天赐良机”。我们一定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善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捕捉商机,树立“思路决定出路、机遇就是效益”的新理念,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强化争先意识。近几年,我区服务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2004年以来,全区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5.16%的增幅;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从2004年到2006年短短三年时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1.76%增加到61.8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两年实现翻番。深入分析其中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区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了不可多得的先发优势和集聚优势,而我们又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提出了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的战略目标。一是在全市率先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成为门类齐全并具相当规模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区服务业企业家数已占全市五个老城区企业总数的20.42%,营业收入约占42.2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等行业已成为我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二是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4年至2006年,全区服务业分别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4亿元、6.69亿元和8.87亿元,显示了较好的成长性,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长了32.59%,在区级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达到86.11%。三是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过扩大开放,引进“两外一大”,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仅去年我区就引进服务业企业2059家,注册资金68亿元,分别占引进总量的95.6%和97.8%,其中包括了浙江茂盛控股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银行、爱德医院等一批外资型现代服务业企业,并涌现出一批楼宇经济的代表。在嘉德广场、标力大厦、野风商务大楼等楼宇中,现代服务业企业数所占比率高达85%以上,其中标力大厦还成为首座税收“亿元楼”。四是特色品牌优势不断增强。形成了广场经济、会展经济、特色街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社区经济等特色品牌。这表明我区现代服务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在新一轮的竞争面前,我们必须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争先意识和进取精神,向“全国一流城区”目标看齐,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并以新的优势实现新的发展。

(三)强化责任意识。这几年我区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奏响了都市经济发展中的主旋律。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越是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会增多。一是能级上有差距。目前我区服务业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传统服务业比例过高,高层次、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低。与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与中央商务区的要求和争创“全国一流城区”的目标相比,我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能级不高,无论是自身的规模、质量,还是对外的吸引力、辐射力都还不强。二是竞争中有压力。当前,各城区都纷纷依托自身优势,加大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力度,如:上城区正在打造rbd,拱墅区招商引资后来居上,还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英国bp石油等等,城区间竞争更趋激烈。今年,市政府将开始对城区发展服务业进行考核,给我区发展服务业带来了新的考验,在城区中保持领先的压力不断增大。三是资源上有瓶颈。除了土地资源缺乏外,我区商务楼宇特别是高档商务楼数量偏少,集聚度还不够高。与此同时,发展服务业所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也明显短缺。四是政策服务有不足。在发展服务业的思路与规划、政策与扶持、环境与服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等等。面对各种矛盾和制约,全区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真正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在全区上下形成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二、明确目标,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服务业进入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抢占现代服务业高地的重要攻坚期。根据杭州市建设“服务业大市”的总体部署和“十一五”规划,我区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