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县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7-09-11浏览:2172下载233次收藏

为了全面了解**县困难企业职工队伍状况,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县总工会于05年第四季度开展了全县困难企业职工队伍状况大调查活动。我们首先在县化工集团进行摸排式调查试点,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就相关政策对参加调查的24名同志进行培训。调查期间,县总机关干部深入困难职工家中,嘘寒问暖,访贫问苦,不仅了解到了职工的生活状况,而且增进了与困难职工的感情。调查结束后,县总工会党组两次听取专题汇报,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对今后如何搞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一、总体概况
我们这次调查函盖所有县属困难企业共计60家,涉及职工9624人。调查显示,在这部分职工中,困难职工5201户,占职工总数的54%,特困职工1809户,占困难职工总数的34.7%,单亲困难职工142户,占特困职工总数的7.8%,享受低保户1322户,占特困职工总数的73.1%。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劳务输出、扩大低保、实施帮扶等措施,使原有的一批困难职工摆脱了贫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大多每况愈下,困难职工随之出现并不断增多,又有一批职工下岗,并加入困难职工队伍的行列。
在调查中发现,有句顺口溜流传甚广:“吃粮靠家乡,买菜捡菜帮,花钱靠低保,医疗无保障,有病看不起,学校不能上”,描绘虽不贴切,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困难职工主要表现在“四难”:
就业难。大部分困难职工人员大多为4050人员,文化水平低,就业技能单一,再加上本地就业岗位少,外地就业又走不出去(上有老,下有小),只能在当地打短工,致使失业后找不到新的就业岗位,没有固定收入。在化工厂调查中,有的职工说:“南厂卖冰棍,北厂蹬三轮,化肥厂的职工卖凉皮”,这些年又受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激烈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更显紧缺。再就业成为他们的第一大难题。
上学难。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是他们最为头痛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但为之父母,总希望子女能够与同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然而因生活所迫,却没有能力供给孩子上学。如交通服务公司某职工,其女儿已考上了大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与大学无缘。棉花厂一单亲女职工,孩子考上高中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在家,当问及此事时,她搂住孩子失声痛苦:“如果孩子学习不好也就罢了,孩子这么争气,我连孩子上学都供给不起,活着还有啥意思啊。”
就医难。困难职工在家庭收入难以维持最低生计的情况下,就医已成为一个让困难职工无可奈何的问题。企业正常生产时,职工还能享受到医保,随着企业的破产倒闭,单位已无能力为职工交缴医保金,让职工个人缴纳全部医保金也不现实,致使这部分人群至今享受不到医保政策,在社会上投保又没有资金,导致有病看不起也不敢看。如汽运公司职工王某患风湿性关节炎家贫如洗,其妹仅22岁却经不起贫困与磨难,几欲喝药自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是生活水平低,精神压力大,烦心事多,就越易生病,生小病坚持忍受,日积月累酿成大病。
退休难。部分职工到退休年龄,由于原企业已停产或破产,养老统筹金已欠缴多年,退休手续无法办理,若办理退休手续,不但要缴纳个人部分,还要承担单位应缴部分,同时还要交纳滞纳金,全部缴齐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这样对于多年没有经济来源的老职工来说,是却之不忍,得之无力,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况。亚光制药厂某职工今年已62岁,1995年下岗,办退休时需缴纳企业及个人欠缴养老金19300元,还要缴纳几万元滞纳金,这对于一个没有收入来源,全部家产不抵2万元的老职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就是砸锅卖铁他也交不起。
二、困难职工的成因
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落后,人员包袱重。随着改革的深化,机制不活的问题日渐突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这些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已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是困难职工形成的社会原因,调查中我们也查找了职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依赖思想大。他们大都认为,在国有企业干了大半辈子,曾经做出过贡献,企业政策性倒闭或破产,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职工下岗,国家不会不管,给老家要粮食,给政府要低保,给工会要救济不丢人。只要等就有希望,没有了进取心,生活态度消极,“自我造血”动力不强,这种不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县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