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去年10月,我市根据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规模并大、实力并强、班子并优、布局合理”的总体目标和“积极稳妥、因地制宜、依法实施”的总体要求,顺利实施了村级区域调整工作,基本构建了新行政村的组织框架,完成了行政村区域调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新的行政村建立后,许多村根据本村实际,在组织的完善、制度的建立、集体资产的管理以及村庄的统筹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各地进度不一样。如:城东街道斯村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规则》、《重大事务决策制度》、《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村务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了《党员义务岗》、《党员发挥作用自报公议评分办法》,设立了《时事宣传栏》和《村务公开栏》,新村基本实现了规范有序的运作。南马镇花园村仅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拉开了“一中四区”(办公中心、产业区、居住区、旅游度假区、农业区)的村庄建设框架,一个大花园的新村格局已初步形成。东阳江镇上陈村以加快村内联网道路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投资100多万元的上陈通往镇区的江滨路已浇上了水泥路面。湖溪镇青潭村扎实做好《村干部创业承诺》中的七项实事,其中村内广场、办公楼修缮、消灭赤膊房以及村内道路、路灯、通村广播等事项,件件有着落。这些村的做法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庄区域调整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树立了新村干部的形象和威信,为我市区域调整后新村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对多数行政村而言,去年的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仍然停留在构建组织框架的层面上,不少地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群众办事不方便。行政村区域的扩大、村民的增多和村务活动的增加在客观上就已经给群众带来一些不便,而且,新行政村与原行政村关系尚未理顺,比如有的事要由新行政村领导与原行政村领导共同签字,增加了办事环节,个别村还没有落实村办公地点,文书值班制度也没有建立,群众办事就更不方便了。二是组织体制与经济体制不协调。现在多数行政村集体资产没有融合,仍归自然村所有,新村事实上是一个空壳,“有人办事”但“无钱办事”,村民委员会难以真正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职能。长此以往,农村公益事业无法兴办,新农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抓紧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已显得十分迫切。
为了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过多次调查研究,今年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也将此项工作列为一号提案和重要议案,说明做好区域调整后续工作事关党心民心。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工作进展不是很快,但调研和准备工作一直在紧张进行。今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市农办、民政局、农业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了联合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今年9月份,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城东斯村、巍山王峰、南马南湖、东阳江上陈、湖溪青潭等五个村先行试点,为全市面上推开积累经验,试点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各村在组织、制度、方便群众办事、资产融合、规划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集体资产的融合上因村制宜采取不同方法,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制订了《关于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今天,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召开全市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会议,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集体研究的意见,就如何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的紧迫感
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系统性工作,能否在认识上高度统一、形成合力,是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社会上对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有不同议论,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参差不齐。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首先要对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和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开展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第一,开展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调整前,我市行政村(居)1270个,村均人口548人,村均面积1.38平方公里,行政村(居)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经济弱、管理难、成本高,成了制约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我省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也普遍进行了村庄撤并。我市开展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撤并后,村(居)总数392个,村均人口2015人,村均区域面积4.44平方公里,基本合理。第二,开展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市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地搞好行政村区域调整,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提供组织保证和经济保证;有利于人口的集聚,为农村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条件;有利于农村资源合理配置,减少重复建设,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捷径。第三,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历史性任务。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政治经济社会,事关今后的长远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不能因为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就否定了它的重大意义,行政村区域调整方向是正确的,既然方向是正确的,尽管有困难,也只能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走下去,当前出现的问题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不失时机地抓紧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就会克服许多前进中的困难,解决许多前进中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也必将会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二)充分认识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的紧迫性
1、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是巩固和发展行政村区域调整成果的需要。当前,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客观上有一个观念转变、人心融合的过程,但从我们的工作来看,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续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就是要针对当前存在的村级组织不健全、运行制度不完善、群众办事不方便、组织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不衔接、村庄规划难统一等现实问题,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来巩固和发展区域调整成果。
2、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是依法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需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村级组织依法行使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职能。但目前原行政村的集体资产仍属过去组织的全体村民共同所有,新村集体资产有名无实,新旧管理体制相脱节,直接影响到村民的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要通过资产融合,在尊重群众的意愿的前提下,把属于各自然村的集体资产全部或部分集中起来,由新行政村统一管理。这样,既坚持了集体资产的不平调、不分掉的原则,又巩固和强化了新行政村的地位和作用,为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奠定经济基础。
3、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具体工作。
4、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方便群众办事的需要。通过办公场所的规范化建设,文书值班制度的建立,各项制度的完善,办事程序的简化等措施,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因此,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做实做好。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
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会精神为指针,以组织建设规范化、民主管理制度化、公共服务正常化、资产管理科学化、规划建设一体化为目标,按照“强化新村、加快融合、科学管理、有利发展”的总体要求,因村制宜、积极引导、依法有序、扎实推进、确保稳定、促进发展,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规范村级组织,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按照健全组织、理顺关系、规范运作的原则,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
在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07-09-10 19:54:00发表“动员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9382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