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7-08-06浏览:2317下载179次收藏
    今年以来,我区把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强区和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生猪养殖“四化一型”模式,即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型,组织动员广大农户优化品种、改圈增栏,取得明显成效。截止8月底,全区存栏生猪23.8万头,新增填槽2.8万头,新培育生猪规模养殖户150余户,可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1500余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达到25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8个,建设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按照实施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首先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区情和资源优势,站在抓产业就是抓发展,抓产业就是抓工业的高度,把抓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最紧迫的需要,最实在的任务,最具体的举措,确立了“抓产业、壮支柱、活龙头、强工业”的工作思路,强势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大户”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在群众基础好、饲养水平高、交通便利的乡镇、村社大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计划2006年底全区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0户,全区不少于2000户,户均出栏生猪50头以上,每个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到2500至5000头,全区养殖小区生猪出栏达到10至20万头。通过2至3年的努力,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达到80个,养殖小区出栏总量达到40万头以上。
    二、健全机构,狠抓落实。按照区委用心谋大事,用心抓落实的要求,坚持主要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把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生态小康新村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纳入年度综合目标逗硬考核。区上成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和规划设计、作业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各乡镇(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建立健全了小区内养殖户的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副县级领导及区级部门帮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和畜牧系统干部职工联系养殖大户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养殖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快速推进生猪生态养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