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展支部加协会协会连百家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7-08-04浏览:2547下载198次收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三农”扶持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农村党组织如何从管理职能方式向服务职能转变,广大党员如何发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新课题。近年来,——区委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了“支部加协会,协会连百家”活动,探索实践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新思路。

一、开展“支部加协会,协会连百家”活动的动因

——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全区辖46个乡镇办事处,817个农村党支部,农民党员17715名,2006年全区人均纯收入达2315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和带领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坚强堡垒。全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进程中有效的创新了以“五个好”村支部创建,“三比三争”、“四培养”为主的活动载体,大大的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暴露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跟不上形势的需要。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职能弱化,过去那种催种、催管、催收的工作模式完全被打破。农民群众想到不再交纳税费,自己的土地自己种,与基层组织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了。加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意味着基层组织与村民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命令—服从的关系,变为服务、引导、履行义务的关系,新时期,新的历史使命对基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现行的具体实践看,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管理思路,工作方式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区域经济发展无规划, 领导方式上还搞不切实际的瞎指挥,工作思路没有主动调整到研究市场,捕捉信息,随时动议,想干啥就干啥,产业发展一套班子,一套路子,小打小闹而全无规模无特色,挫伤农民积极性,工作方式没有抓住领导和引导为主,创新建立一套适应和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强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配套上来,没有从管理职能彻底转入服务职能,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远远跟不上形势要求。二是党员、干部的素质较低跟不上形势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队伍中存在“三少、三偏”(即:年轻党员少,高学历党员少,女党员少;责任偏轻,素质偏低,能力偏弱)现象,思想陈旧,带头示范作用不强,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基层干部思想认识,政策理解水平还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工作方式还是用“抓农业生产,催粮收款”的老路子上,不能适应新时期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没有新招数,对农民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致富靠什么没有深入思考,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农民群众的观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群众没有把他做为推动农村发展最佳机遇期,去深刻领会,加以理解,而滋生出了等、靠、要的思想,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思维定式,导致不学习政策、法规、不分析市场,不捕捉产品信息,产业发展随意性很大,成功了认为是运气,失败了怨天忧人,强烈的致富愿望往往因自己的观念滞后成为泡影。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带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把党员、干部、群众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调动和发挥其首创的积极性,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得到实惠。为此区委为了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与市场接轨,做出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协会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工作的紧密结合,并在全区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支部加协会,协会连百家”活动。这一活动载体,如雨后春笋遍般布——大地,覆盖各个产业,全区已建立协会120个,会员2300人,连农户16000户,有效的推动了农民持续增收。

二、具体做法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农民自愿建立的,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的农村政策,以专业生产经营为纽带,以为协会会员服务为核心,以维护会员权益,追求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坚持“支部引导,民主办会,有偿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非盈利性原则,具有独立资格的农村群众性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开展“支部加协会,协会连百家”活动中,就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连农户,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农村党支部始终加强对专业技术协会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组织保证,宣传动员,协调和统筹规划作用,引导群众因地制宜选择培育协会,领导群众按照市场规律壮大协会,指导群众按规范化经营管理协会,组织资源优势服务扶持协会,积极为协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行市场运作,不断发展壮大。党支部做到“搭台不唱戏,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确保协会独立自主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围绕特色农产品建立各种购销专业协会,围绕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加工型协会,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农民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和农业结构要求发展协会。突出农民在协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为群众服务,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经过实践和探索,全区支部加协会建设形式有三种:一是支部领办协会。为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不断抓点带面,在全区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把经济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达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民镇四档村地处建民集镇周围,地势平坦,沙质土壤,非常适应蔬菜种植,党支部经过讨论,把蔬菜确定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在建设初期,群众没有撑握种菜技术,始终推不起来,全村种植面积不足70亩,面对这样的形势,党支部没有搞强迫命令,而是大担创新工作思路,把种菜积极性高的16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四档蔬菜协会,按照规定程序实行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协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支部书记自费组织会员外出参观,请技术员实地讲课,把传统的种菜方式转变为“保护地栽培,冷床拱膜育苗移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一亩地种菜的收入是种粮收入的10倍,村民看到效益,纷纷加入协会组织,现全村已有会员226人,蔬菜发展到1400亩,人均年增收500元。二是党员大户引办协会。一名党员一面旗,自己致富更不能忘记带领群众共同发展产业,走上富裕路。玉岚乡火星村有茶园面积1020亩,村支部书记凭借自身管茶、务茶经验丰富的优势,年年茶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开展支部加协会协会连百家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