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工商部门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7-08-01浏览:2658下载190次收藏
 近几年来,在与同志谈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这个问题时,总有少数单位的少数工商干部摇头、叹气,有的认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限制了工商部门行政执法工作,束缚了手脚,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工商部门没有作为;有的认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部门无关,是一件多余的事;更有甚者认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果真如此吗?笔者不敢苟同,也不愿直接驳斥,而是通过分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优化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重要性来阐述上述观点的错误性,浅探工商部门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高度正视工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过来几年,从省局、市州局到县(市)局、分局、工商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下了很大力气,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如湘西自治州工商局连续两年在当地行风评议和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名列第一。岳阳市工商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6年民本岳阳先进单位。还有湘阴县工商局连续两年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名列第二、三名。云溪工商分局2006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这说明工商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不可否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问题。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行政管理对立起来,消极地应付甚至抵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诸如上面提及的错误观念。二是工作态度问题。少数工商干部高高在上,以管理者自居,态度生硬,言语生冷,办事架子大、口气大,办事效率低,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三是工作方法问题。少数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不依法办事,执法不规范,粗暴执法,趋利执法,滥用自由裁量权。四是以权谋私问题。少数单位的个别工商人员索拿卡要,请吃请喝请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口气大、架子大、执法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不廉洁问题,导致了企业与工商部门在感情上产生了隔阂,拉开了距离,少数企业对工商部门意见较大,各级党委政府也很有看法。难道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工商部门无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限制了工商部门执法吗?
    二、认真分析工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按照事物一分为二的看法,工商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来看:一是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深,观念模糊。部分同志没有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认识看待优化经济发展工作。二是工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单位工商人员的执法水平、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七十、八十年代的工商行政管理初级阶段,即穿老鞋走新路。三是对工商法规的宣传不够。目前对工商法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认知不理解甚至陌生的企业和个体户仍然不少。四是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对企业、个体户的服务没有沉下去,往往挂在嘴上,停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客观方面来看:一方面,工商部门实行“以收定支”、“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体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现阶段,工商部门仍然需要靠收费来弥补工资和办公经费的不足。由于经费紧张、体改遗留的债务包袱,导致工商部门的一些单位在行政执收和行政执法工作上存在趋利行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顺利推进,但市场经济仍需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少数企业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投机取巧、豪夺强取,违法经营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触及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工商部门对违章违法的严厉查处,“触犯”了一些企业主的切身利益,加之,工商部门目前还在履行行政收费职能,因而工商部门驱利、逐利的嫌疑在一些企业和少数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工商部门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