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5月30日)
同志们: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农村试点暨核心村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研究、分析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和分析去年以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刚才我们先后参观**区的**屯、**县的**屯,这两个新农村建设试点起步比较早,规划有特点,工作抓得也比较实,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很值得学习。下面,就推进新农村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作情况
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来说形势较好,起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效果,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态势发展健康,成果比较明显,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市级已经成立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06年6月抽调人员组成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解决了相关的办公业务经费。同时,建立了市四家班子领导挂点联系和市直单位结对帮建制度,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各县(区)也先后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
二是广泛调研,确定试点。对全市1800多个行政村进行充分调研,将**县确定为全市的试点县,明确要求全市133个乡(镇)都要各建设一个试点,分为市、县(区)、乡(镇)三级试点同抓共管:即市级选择**县作为全市的试点县,另外还抓好12个县(区)的12个试点;县(区)级抓好2-3个试点;乡(镇)抓好本乡(镇)的试点,为下一阶段试点建设的整片推进打下基础。
三是做好宣传发动,形成建设合力。我们始终把思想发动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一是层层召开动员会。为传达自治区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去年3月份我市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长**在会上动员和部署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县(区)、试点乡(镇)也相应召开了动员大会。二是营造舆论氛围。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声势,做到家喻户晓,对试点村要求不仅两委班子成员人人明白,还要入户征求百姓意见,形成建设合力。三是市级联系挂点单位深入试点村庄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落实各项措施。四是市新农村办创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简报》,印发《简报》500多份;现又完成了 “新农村住宅建设通用图展” 制作工作,印制好后拿到各县(区)或各试点展出。
四是建立新农村建设试点联系制度,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市建立四家班子领导挂点联系和市直单位结对帮建制度。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政协主席**等市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分别带头各自联系一个试点,全市选择了102个部门和单位对12个市级试点村实施包村帮扶。目前各试点名单已经全部确定,各牵头单位正积极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已开始组织人员深入到示范点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和帮建工作。
五是制订方案,完善规划,落实措施。制定并下发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体方案》、《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准备出台《**市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检查验收办法》,指导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庄规划工作意见》,要求试点规划坚持改建为主、新建为辅,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严格程序、科学编制的原则,市级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作为试点规划设计、地形测绘的补助经费,目前各个试点正在抓紧规划设计当中。完善扶持措施,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力向“三农”倾斜,市财政拿出100万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启动资金,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同时积极利用好相关惠农政策,在项目立项、资金贷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此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六是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农业农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根据对各县(区)春季“三农”工作督察情况反馈,全市农业生产开局良好。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基地、企业、协会、大户、市场和品牌等产业化六大龙头稳步发展。龙头基地以启动“十个百万工程”为标志,全面实施百万亩优质高产粮食基地、无公害标准化蔬菜基地、优质水果基地、高产高糖甘蔗基地、笋材两用竹子基地、高效八角基地、低改油茶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牧草种植基地和新兴优势产业基地等。二是优势主导产业有新发展,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全市经济作物播种89.36万亩,其中新种达45.36万亩(蔬菜11.75万亩、春烟12.38万亩、春植蔗14.15万亩、桑蚕种植3.61万亩等)。三是加强示范引导,推广良种良法,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培训力度和示范推广面积加。截止3月中旬,全市共举办各种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1818期,受训14.5万人次,把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另外,推广精准配方施肥达25万亩,壮秧育秧肥5.23万亩,冬种绿肥22.3万亩,秸秆还田78.5万亩。四是春耕备耕物资充足,总体上全市种子、农药、农膜和肥料准备基本满足要求。
二、正确认识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回顾前一阶段工作,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但我们应该更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误区需要纠正、加强和完善。
一是思想认识偏差要纠正。有些同志对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缺乏“我要抓”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停留在“要我抓”的层次上,工作上“跟着感觉走,做给领导看”。部分责任单位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内涵认识不深,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全局意识,认为新农村建设与我无关,是市新农村办和市县及某些领导的事,表现在具体工作上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抓工作力度小,工作停留在抓几个点的层面上。有些地方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急于求成,工作浮躁,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房、修新路,忽视了全面发展。有些干部畏难情绪大,工作消极应付,缺乏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和魄力,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建设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我们这里经济困难,群众温饱勉强解决,建设新农村应该由上面出钱,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等, 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不相信群众的力量,没有发挥村两委应有的作用,陷入了政府包办代替的误区,致使部分群众产生了依赖心理和攀比心理,产生了“等、靠、要”思想,出现了干部群众“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
二是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有的地方没有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发展、抓公共服务上来。一些县还没有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还没有成立新农村建设协调机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责任不落实,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县级与市级工作联动性不强。据了解,目前仅有部分县建立和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机构,多数县(区)目前尚未制定一整套操作性强的建设实施方案。对于这些问题,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努力加以解决。
三是实际工作误区要避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乡镇干部仍停留在宏观调控上,“心里无数决心大、目标不明表态快”,“走马看
在全市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07-06-18 00:00:00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979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