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6-16浏览:2302下载251次收藏

    简介: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把新农村建在农民的心坎上
    对**县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认准一条理——要让农民得实惠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同时,也有的地方出现了脱离实际,盲目建设新农村的反面典型,给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敲响了警钟。新农村到底应该怎么建,应该建成什么样子?结合外地经验和教训,**县经过反复论证,深入调研,得出结论:“新农村建设不管怎样建,不管怎样抓,最终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农民得实惠”。近年来,**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由于长期遗留原因和多种因素的交织,在“村容整洁”方面还不容乐观,已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思想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长期遗留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老百姓思想和行动不能保持一致,往往只片面地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更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由于卫生习惯差,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接采取“就近原则”往小河或路边倒,造成农村街道的脏乱差。二是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村没有进行规划建设,一些农民追求马路经济效益,舍弃自己的老宅基地,想法设法在公路两边建新房。在加上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择地另建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旧宅的产生,产生了大量的“空心村”。三是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不明显。部分农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责任心,认识上有偏差,错误地认为实现村容整洁是一项软性工作,可抓可不抓;有的认为难度大,无政绩,吃力不讨好,抑制了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县情实际,**县一方面从破除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这块“坚冰”入手,大力开展“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一方面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开展“小街巷治理”工程,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治理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选准一个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县现有225个村,村庄面广、点多,各个村的经济基础、发展状况、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新农村建设不可能统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村容整治上,该县创造性实施了“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
    “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空心村治理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难题。“空心村”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除“空心村”这块“坚冰”。为此,2007年1月初,**县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形势、研究思路,提出了确定试点村,按照“产权不变、统一规划,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以“以绿填空”治理空心村为抓手,在总结试点村成功推进所得到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实施“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对村内旧房、弃宅进行清理,栽植经济林进行绿化,优化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深入宣传,赢得民心。治理“空心村”,不仅是改造农村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破除的过程。能否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关“空心村”治理的成败。长期以来,农民头脑中“宅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轻易改变。工作中,我们在理解农民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大力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广播、张贴标语、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召开村代会讨论等形式大力宣传空心村治理的意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同时,采取村干部分片包户的办法,多次深入到思想一时难以转变的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其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消除拆迁阻力,为顺利推进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干部带头,感化群众。“村比村、户比户、群众看干部”。在工作推进中,该县充分发挥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支村“两委”干部从自身做起,亲自动手,带头清理自己的弃宅、老宅,积极发挥表率作用。黄粱梦镇芦英堡村支部书记张计中,率先将自家的老宅进行了拆除,并顶住家族压力拆除了张家宗庙祠堂,村干部的做法真诚感动了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称赞,不少群众由原来的不支持变为支持,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积极配合村干部开展工作。芦英堡村退伍军人聂英,贡献出自己的三轮摩托车供村委会免费使用,并义务出工,随叫随到,他说:“党委政府完全为老百姓着想,不但不用群众一分钱,而且收益都归个人,大家都很感动,我们自己也应该做点贡献,让村里面尽快美起来”。
    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基于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