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几点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体现,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税务部门如何通过税收工作积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新时代农村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作为税务战线的一员,下面我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体会,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我国采取了从点到面、逐步推进、重点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城乡二元经济非均衡发展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使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依然突出。第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缺乏、看病难、看病贵,导致“因病致贫”的人口增加。据了解全国约有90%左右的农民属于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看病难,既难在无钱就医,也难在农村医疗设施条件差、技术水平低而不敢和不能就医。第三,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统筹、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覆盖面很小,且保障程度很低度,绝大部分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仍依靠程序很低,绝大部分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仍然依靠自身收入。
(二)农民生产效益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进城务工、经商或其他农业产业相比,效益不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劳务输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留守一些老人妇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劳动力支撑。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匮乏。目前在我国4。8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会生产、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很少。
(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小,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够,对农民的带动和辐射力不强。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保压力大。由于没有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耗资源,导致了农村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问题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
二、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为农民减负,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税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减轻农民生产经营税收负担的税收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转化。
1、促进农业生产。认真落实以下税收优惠政策:对农膜、化肥、种子、种苗、农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及农业特产所得,给予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照顾;对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非营运车船和农民自有自用摩托车、未领营运执照的手扶拖拉机以及生产用地和农民住宅用地,免征或暂免征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对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予征收印花税。
2、支持农民经商。认真落实提高个人、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准确把握定额临界点,对未达到起征点的坚决不能征税;对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的农村小商小贩,免予办理税务登记,让农民经商及从事第三产业能够享受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
3、鼓励在农村创业。严格执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信用社企业所得税免税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发
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我国采取了从点到面、逐步推进、重点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城乡二元经济非均衡发展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使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依然突出。第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缺乏、看病难、看病贵,导致“因病致贫”的人口增加。据了解全国约有90%左右的农民属于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看病难,既难在无钱就医,也难在农村医疗设施条件差、技术水平低而不敢和不能就医。第三,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统筹、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覆盖面很小,且保障程度很低度,绝大部分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仍依靠程序很低,绝大部分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仍然依靠自身收入。
(二)农民生产效益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进城务工、经商或其他农业产业相比,效益不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劳务输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留守一些老人妇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劳动力支撑。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匮乏。目前在我国4。8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会生产、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很少。
(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小,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够,对农民的带动和辐射力不强。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保压力大。由于没有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耗资源,导致了农村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问题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
二、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为农民减负,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税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减轻农民生产经营税收负担的税收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转化。
1、促进农业生产。认真落实以下税收优惠政策:对农膜、化肥、种子、种苗、农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及农业特产所得,给予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照顾;对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非营运车船和农民自有自用摩托车、未领营运执照的手扶拖拉机以及生产用地和农民住宅用地,免征或暂免征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对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予征收印花税。
2、支持农民经商。认真落实提高个人、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准确把握定额临界点,对未达到起征点的坚决不能征税;对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的农村小商小贩,免予办理税务登记,让农民经商及从事第三产业能够享受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
3、鼓励在农村创业。严格执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信用社企业所得税免税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发
税务部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几点认识
点击下载
本文2007-06-13 10:22: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893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