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发展探微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6-13浏览:2775下载299次收藏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况,论述了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漳河源   自然保护区   资源调查   建设措施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概况。漳河源保护区地处荆山山脉东麓,是由中山地形向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带,位于市县西南山区,海拔在570~1300m之间。保护区内最高点海拔1236m,最低点海拔500m。全区地形西北高,坡度陡,东南低,地势较为平缓。
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保护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页岩和石灰质页岩,除薛坪镇基本为石灰岩外,其它山地各种母质交错分布,土种错综复杂。
  漳河为长江二级支流,由明阳洞河、九甲河、杨家河、西林河、东林河、甘溪河、小漳河、麻城河、茅坪河等支流汇集而成,干支流总长度593.7km,占县河流总长的30.28%,流域面积1140km2。漳河北部源头三景庄,海拔1220.5m,河道险狭,两岸群山对峙,几无人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完整,自然景观优美。漳河干流河床平均宽30m,河床比降为0.008%,河道面积为28km2。据历史水文资料记载,汛期水位平均为249m,最高水位为250.63m;最大流量为1020m3/秒(1963年8月1日),汛期平均流量为368m3/秒,枯水期流量为12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5亿m3。
1.2   资源概况。县的薛坪镇、板桥镇、巡检镇、肖堰镇构成漳河源保护区的主体。保护区总面积39800hm2,其中林业用地26326hm2,农业用地10089hm2。这里森林覆盖率为66.2%。
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79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28种,国家珍贵树种13种,古树103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
  此外,漳河源区域茂密的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栖息、繁殖场所。据动物普查资料记载,保护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68种;爬行类动物34种;两栖类动物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8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兽类16种,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30种,国家Ⅱ级保护两栖类动物2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中有金钱豹、云豹、林麝、水獭、斑羚、小灵猫、大灵猫、秃鹳、黑鹳、雀鹰、穿山甲、金雕、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   保护区建设意义
2.1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漳河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有大面积的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具有多种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稳定,适宜作长期的科学监测。保护区内山峰林立,是县境内高海拔的集中地带,地理环境特殊,地质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加之地域偏远,保护区内相对人口较少,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至今仍保存完好,核心区基本呈原始状态,具有良好的自然性。保护区地形的复杂性、气候植被的过渡性,造就了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保护区石灰岩分布广泛,山势坡度较陡,植被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生态系统将逆行演替。
2.2   种质资源保护的需要。保护区有189科828属1793种植物,26目80科268种野生脊椎动物,物种资源相当丰富,多样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发展探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