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村旅游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6-13浏览:2108下载277次收藏

    摘   要:乡村旅游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容易产生旅游地农民阶层分化、经济发展飞地化、特色民俗文化被同化等不利影响。正确理解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政府职能,消除阶层分化,加强社区参与,保护农民利益等措施是发挥乡村旅游积极作用,抑制其不利影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双重作用   社区参与
    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今年我国的旅游主题被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乡村旅游以其经营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以及对农村发展的综合效益,在各地受到普遍欢迎。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曾一度被称为“拯救乡村的旅游”,认为它在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虽然乡村旅游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对其概念的界定却并不统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活动,“乡村性”是其独特卖点和核心。我国学者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2004年在贵州举办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在乡村旅游的内容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并以此提高其品位和丰富性;农民应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应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体验民俗的愿望。
2   乡村旅游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综合概念,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乡村旅游发展给乡村带来的积极影响则很好地符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上的要求。
2.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农业和非农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的农村。旅游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的农业生产和非农经济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2.1.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民更加注重市场信息,以市场为导向来安排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能促进乡村非农经济的迅速增长。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与当地土特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制作有关的各类小作坊、小商店、小工厂等便会应运而生。围绕乡村旅游而展开的各类关联产业将促进农村产业的非农化。
2.1.2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资金。乡村农民生产的土特产品销售给游客后获得的收入,村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劳务所得的收益,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经营及从业者的收入都会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2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增长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4个,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向乡村旅游产业的转移,往往能获得比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更高的收入。农民能够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村旅游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