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我国白酒产业结构-行为-绩效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7-06-09浏览:2751下载275次收藏
摘要: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对我国的白酒产业作了初步分析。当前我国白酒市场相对较低的集中度决定了目前整体上激烈竞争的市场行为,不同地区白酒市场的绩效不同,从长远看,我国白酒业将趋向于一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多数中小酒厂将以破产的方式退出,同时税收政策的变化对白酒市场的影响很大,但白酒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各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执行。

关键字:白酒业 产业结构 scp范式

分类号:f42 

一方面,白酒是我国传统的消费品,利税高,为老百姓福利的提高、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少;另一方面,白酒的粮耗率很高,同时又是一种具有负外部性的商品,其发展又备受争议。但从经济学角度对白酒业进行分析的文献相对缺乏。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对这一产业做初步的分析,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我国白酒业的产业结构,第二部分论述市场行为,第三部分论述市场绩效,最后是结论。 

一、产业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白酒业过多的进入行为使产量迅速增加,最终导致1990年代供过于求、效益普遍下滑的态势。但关于我国到底有多少家白酒生产企业,并没有一致的数据:(1)根据《中国轻工业年鉴1949-1984》,1983年全国共有酿酒企业8776家;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86》,1985年全国共有酿酒企业3万余个;《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提供的全国范围内全部工业企业白酒制造业和附营工业单位在1995年则是7229家。(2)根据《中国经济年鉴》、《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酿酒工业年鉴2001》,我国的白酒企业(非家庭作坊)在1997年底为4.5万家,在1999年为3.7万家,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999年为1334家,2000年为1182家。(3)《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提供的“白酒制造业法人单位数”在1998、1999、2000年分别为10841、10448、10579家。(4)《中国食品工业年鉴》提供的1998-2004年间行业内企业单位数则分别为1428、1334、1253、1151、1066、1001、960家。上述各种资料基本上反应了这样一个事实:白酒企业数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先是迅猛扩充,近年来则逐渐萎缩。这也与整个白酒行业的产量变动相吻合。

描述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之一是市场集中度(crn),表示市场上规模处于前n位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总和,该指标较之单纯的企业数量更能说明问题。以销售收入计算的白酒市场的规模及集中度如表一所示(n分别取1、3、5、10)。

表一 白酒市场规模及集中度(1998-2004)

年份

1998

1999

2001

2003

2004

行业总收入(亿元)

476.19

515.44

493.02

546.42

516.35

市场集中度cr1

8.85%

8.18%

16.61%

22.15%

26.75%

市场集中度cr3

14.51%

13.39%

22.88%

30.36%

37.00%

市场集中度cr5

18.24%

17.39%

27.63%

35.72%

43.70%

市场集中度cr10

25.21%

24.22%

35.65%

44.02%

52.25%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 

从表一可以看出,1998-1999年间,白酒市场集中度相对稳定,行业龙头五粮液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不足9%,而前10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在25%左右。与食品饮料产业中的其他相近产业(如啤酒、牛奶、可乐等)相比,显然是一个较低的市场结构。但在2000年以后,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五粮液一枝独秀,其市场份额在2004年已超过1999年行业前10位的市场份额,而行业前10位的市场份额在2004年已超过50%,但与行业前5位的40%的市场份额相差并不大。这反应了我国白酒市场份额近年来逐渐向排名处于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中的趋势,而处于行业前5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则愈加明显。但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又有所区别。城市人口的集中使白酒在销售环节存在规模效益,而农村市场则有运输成本高、潜在消费人群分散、消费能力不足的特点。这决定了全国白酒市场的两大集团军:一是全国知名、各地铺货的名酒厂;二是地方培养、当地销售的小酒厂。在城市,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消费存在明显的品牌偏好,一般是几个知名的白酒品牌共同主导市场;农村则是以占有地利(运输成本低)、人和(对消费者了解以及享受不同程度地方保护)的当地品牌为主导,家庭作坊生产的散酒在某些地方也占有一定的市场。

从我国白酒企业数量和市场集中度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看,可以认为,我国白酒市场正在改变过去过度竞争的状况,农村白酒市场逐渐向垄断竞争、而城市白酒市场则由垄断竞争进而向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演变。

 二、市场行为

传统的scp分析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厂商的市场行为,同时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的各个方面,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三者之间存在更为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的需求和技术条件下,结构和行为相互决定,两者共同决定绩效,而绩效对技术和结构也会产生反馈的影响。我国白酒产业目前的结构特征决定了白酒企业的行为,其行为又影响了白酒业行业结构的变化。

(一)策略性定价行为。策略性定价的目的在于塑造厂商的市场势力,与正常的价格竞争不同,降低价格可能并非出于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是出于厂商长远的策略性考虑。

(1)税收政策对企业定价的影响。当前酿酒企业缴纳的消费税只在生产环节征收,这为企业创造了可能的获利机会,即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符合国家规定的10%的成本加成率)将产品出售给另一家公司,后者再以较高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而不必缴纳加价部分的消费税,从而获利,而两家公司往往由同一出资人成立。其他类似的行为还包括支付商标使用费的形式买断产品、酒与包装物分别计价等等。

(2)酒店内的价格歧视与掠夺性定价。厂商实行价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我国白酒产业结构-行为-绩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