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稀土金属对植物生长影响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7-06-09浏览:2234下载124次收藏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吸收特性和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存在形式,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理效应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稀土元素;植物;生物效应

作者简介:许宝泉(1964-),男,副教授、博士,从事生物工程研究与教学。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及其同族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根据它们的化学、物理性质, 在分离工艺上将钪和镧、铈至铕称为铈组稀土或轻稀土, 将钆至镥和钇称为钇组稀土或重稀土。我国稀土资源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在稀土农业应用方面的成就已居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的推广面积,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1  稀土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存在状态

对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存在位置和存在状态的研究是探索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理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稀土元素是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内而只能停留在细胞膜外。但李齐等[1]以不同浓度的硝酸铈处理i-69杨根,用透射电镜能量分散型x射线微区分析法对亚细胞微区铈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即铈不但进入植物细胞,而且在细胞核内有明显富集。由于供试的植物种类和稀土元素不同以及实验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关稀土元素进入生物体内与有机物质的结合主要集中在对动物的研究,涉及植物的文献较少。人们利用分子活化分析研究了铁芒箕叶中稀土与生物分子的结合状态,发现稀土主要与水溶性多糖中的小分子量多糖结合。蔡继宝等[2]在研究了大豆幼苗根细胞膜上la3+结合形态时发现la3+未与膜蛋白结合,而是与一非膜蛋白组分呈优势结合。在稀土富集植物铁芒箕叶绿素中结合有较多的稀土元素,且主要是轻稀土元素,其中la3+含量最高,其次为ce3+。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光谱表征,在铁芒箕体内la3+与两个卟啉环配位,并推测叶绿素镧为双层结构。铕(eu3+)在小麦细胞内与线粒体蛋白有较好的亲和性,镧进入叶绿体后不仅使mg2+叶绿素增加,并形成了稀土叶绿素。稀土元素在离体条件下可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核苷酸和糖类等形成配合物,稀土与生物大分子形成的化合物含量甚微,现有的技术很难分离得到,但有一种稀土一脂多糖已从未喷施过稀土的新鲜茶叶中分离出来,并测定了分子量。

1.2  稀土农用的植物生理基础

许多研究和综述已经指出,稀土元素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硝酸还原酶、固氮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等活性及土壤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施用稀土能改善和增强光合器官的结构、功能和活性,大大加强光合产物的产出和向结实器官的转运。稀土可使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油料作物的含油量、抗逆性和糖酸比增加。施用稀土可促进作物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吸收及其它元素的吸收,促进生长素的运输。而稀土对植物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即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而在高浓度下则起抑制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稀土的利用有不同的域值,调查和研究植物稀土的耐受值可为稀土农用的安全值提高保险系数。

1.3  稀土元素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及其机制

大田作物栽培常会遇到诸如干早、水涝,高温、低温、盐渍、病虫害、酸雨、重金属等逆境条件,使用稀土可增强作物对上述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在模拟酸雨的胁迫下,稀土元素对小麦的生长表现出较强的防护能力,在一定的ph范围内,随着酸雨ph的降低,小麦的株高、叶面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稀土金属对植物生长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