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
摘 要 介绍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实践表明,该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投入甘蔗制糖生产中后,在保证甘蔗新鲜度,提高甘蔗糖分,保证高产糖率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制糖生产成本,且投资较省,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甘蔗;农务;制糖;管理软件
1 概述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是由南宁市6家大中型制糖、造纸企业组成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控股(参股)了16家企业。目前南宁糖业主要的生产能力为:日榨甘蔗2.7万吨,年产机制糖50万吨,机制纸5万吨,商品蔗渣浆10万吨,食用酒精3万吨,公司年产糖量约占广西食糖产量的10%,占全国食糖产量的5%,主导产品碳酸法和亚硫酸法白砂糖,曾多次荣获国家、行业、区、市奖励,并被国内外著名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健力宝等厂家列为原料定点厂。2003/2004年榨季总榨甘蔗371.77万吨, 200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目前,南宁糖业形成了以甘蔗制糖为主,综合利用制糖过程产生的废糖蜜、甘蔗渣制造酒精、商品蔗渣浆,以蔗渣浆生产机制纸及其他制品的产业结构,甘蔗成为公司产业链的最主要生产原料。
在制糖生产中,甘蔗成本约占食糖成本的70%,且制糖生产要求所榨甘蔗糖分高、新鲜度好,以提高产糖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农务管理是制糖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制糖企业效益好坏的主要因素,更牵扯到广大蔗农的利益,涉及面较广。为了较好地兼顾糖厂和蔗农的利益,就要下大力气抓好农务管理,且只能走高效、低耗的道路。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造传统业务,优化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利用企业内的各项资源,建立更高效、更合理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最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迫切需要。为此,南宁糖业成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在2001年启动信息化建设,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依据实用、高效、可拓展的要求,统一组织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布实施方案。在第一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先后投入230多万元,首先建成了综合报表查询、仓库、农务管理三个管理软件系统。第一期建设完成后,使用仓库系统取得了公司降低库存资金300多万元,使用农务系统的糖纸厂、伶俐糖厂因提高甘蔗蔗糖分而产生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的良好效果。
按公司信息化建设原来的规划:先期开发的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试用厂应用成熟后,再推广到公司其他厂使用。但由于系统设计、开发实施等原因,2002/2003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不具备较好的适用性、扩展性,不能较好满足各直属厂的需求,只能推广到两个厂使用,而且各直属厂原有的农务系统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法完成推广应用的任务。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农务管理水平,2004年4月,南宁糖业决定按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建设一套公司统一的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吸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由公司成立项目组负责系统功能设计及关键环节把关,与外公司合作开发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该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对公司直属香山、东江糖厂蔗区甘蔗的砍、运实现了计算机调度管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对该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作简要介绍:
2 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
2.1 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的出发点、难点和技术关键
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
(1)要有较好的兼容性、扩展性、统一性;
(2)能基本包括公司内各厂的基本需求,推广到各厂时,保持主体框架和基础数据库同时能进行少量、局部的二次开发;
(3)随着生产的发展,能较好进行升级,主要对多分支处理选项改动,对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改动,减少对系统主体程序的改动;
(4)在数据的共享应用及提供决策依据,体现全公司的统一。
该系统要能合理安排砍蔗计划,保证甘蔗在较高糖分时砍伐,同时公平合理安排运蔗,保证甘蔗的新鲜度和较低的营运成本,要能满足生产扩大及甘蔗种植、砍运情况变化的要求。另外,蔗农、运输方要求能及时和公平的安排砍运甘蔗、发放蔗款、运费、合理的处理贷款的扣付。该系统要能对庞杂的、关联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尽量的排除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达到及时、公平的目的。
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开发的难点在于:
(1)一套系统要兼容5个直属糖厂的具体管理需求(每个糖厂因为传统、地域特点、管理模式、蔗农情况不同而有详细不同的管理需求,甚至两个直属糖厂间的某个具体环节管理需求差异达到60%),5个糖厂的管理需求都包含在一套系统而不影响系统整体结构、基础数据统一性、数据处理性能,提供数据的共享应用和统一公司层报表。
(2)农务系统应用环境较为复杂,随应用需求变动而程序变更较大,甚至在同一生产期内变化较大。
针对旧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不足,我公司运用软件系统工程思想来指导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重点技术关键是:良好的系统结构,使系统具备较好的兼容性、统一性;统一、高效的数据库及数据处理方式,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及性能;适用的软件开发技术,使系统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新版农务系统开发的关键是主体程序与底层数据库有效划分,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构成及支持分布式的计算环境,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可用性;在应用系统框架的支撑下可开发不同的功能并包装成对象进行使用和管理。
2.2 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规范
2.2.1 系统的开发及运行平台
(1)系统开发平台及工具软件:开发工作站操作系统windows2000;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开发工具软件microsoft visual basic 6。
(2)系统应用平台:数据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0;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各应用工作站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
2.2.2 系统设计的规范
(1)软件系统工程思想指导系统整体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
(2)使用第三范式要求设计数据库及创建库表结构。
(3)运用分布式对象的方法设计、开发系统的模块功能。
(4)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构架系统应用。
2.3 执行技术规范实现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开发的各种需求
通过执行技术规范,从系统整体的框架结构、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式、多种编程技术的灵活应用、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构架系统应用来实现系统开发的各种需求。
2.3.1 对于系统整体的框架结构,系统开发项目组采用软件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整体业务需求分析及整体设计系统,涵盖全流程的砍蔗、运蔗、甘蔗进厂质检、过磅、结算业务处理。系统按整个业务流程中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性质为基础划分处理模块,强调各业务处理模块的独立性及减少相互间业务处理的相关性及耦合度,有利于系统各模块合理功能的独立、兼容各直属厂不同的管理需求而不对其他的模块产生影响。导出整个系统的农务业务流程图及系统数据处理过程图,并根据上述的原则及流程图,形成系统功能框架图(见图1)。
图1 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功能框架图
系统共分为基础信息、砍蔗计划、甘蔗上点报进度、调度派车、质检、过磅、结算、查询及报表、系统管理等9大模块,实现五大主体业务全流程,模块通过业务活动图表示处理功能及涉及的数据内容,指导模块开发,产生系统的数据库。具体的模块划分、业务功能及数据关系如下:
“基础信息”模块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各模块处理的基础数据的输入,包括了甘蔗调运方式、甘蔗品种分类、甘蔗品种信息、农务员档案、农务员蔗点管理(香山糖厂的特点)、区域信息蔗点信息、蔗农基本信息、蔗农预付款信息(个人扣款、生产队扣款)、银行信息、车队信息、车辆类型、车辆信息、船只信息、路况信息、种植信息、签类型等主要的信息种类。
“砍蔗计划”模块主要功能是企业
论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应用
本文2007-06-09 09:31: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771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