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86周年文章
——纪念建党86周年文章
陈独秀墓地变迁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一口气阅读了《陈独秀最后十五年》一书,对陈独秀人生最后的十五年岁月有了全面的了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到来之际,现从中摘录陈独秀墓地变迁情况,以此对我党的主要创始人给予最好的纪念。
陈独秀,这位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驰骋中国政坛、文坛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被称为“思想界的明星”、“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几度风雨,几度辉煌,几度沧桑,生前备受争议,褒贬不一,死后又因历次政治运动而受到各种批判。如今,历史已成为如烟往事,瞬息间随风而逝。渐行渐远的陈独秀,留给人们的并非只有星星点点的零碎记忆,而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且会历久弥新,使人感叹、使人思索。
今天我们追忆陈独秀墓地的变迁,也许是有所裨益的。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今属安庆市)广圩陈家破屋。当他走完了63个风风雨雨、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后,于1942年5月27日因多病误食蚕豆花中毒去逝。
1942年6月1日,众亲朋为陈独秀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会后,将装着他遗体的楠木棺材,安葬在四川省江津县(现属重庆市)城大西门外鼎山山麓康庄的一块园地。这里背依青山,面临滔滔江水,遍地橘林,风景格外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在他的墓前竖立着陈独秀生前同乡好友台静农教授用隶书体写的墓碑:独秀陈先生之墓(1879-1942)。
陈独秀就这样静静地枕着青山、伴着绿水,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苦难、曾经的争议,转眼间变成了过眼烟云,化作一缕轻风缓缓地飘向远空。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7年5月底,遵照陈独秀的遗嘱,儿子陈松年将陈独秀和祖母谢氏的两副灵柩用木船先运往重庆,6月2日再运往安徽省安庆西门外古刹太平寺存放。同年陈松年一家将父亲的灵柩移至安庆北郊叶家冲(现属安庆市十里铺乡)与母亲高晓岚合冢,了却了母亲生前不能与父亲同寝、死后要合墓的遗愿。墓前立有以陈氏四兄弟之名镌刻的大理石碑:
先考陈公甫之墓
子延年、乔年、松年、鹤年泣立
陈独秀一生四处奔波,四海为家,除了青少年时期呆在老家安庆外,青壮年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漂泊在外
纪念建党86周年文章
本文2007-06-06 22:54:00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734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