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省**县**镇曾经是**县城所在地,地跨“一江两河”,是三峡库区的移民大镇。在三峡工程建设中,**镇顺利完成了公路复建和集镇建设搬迁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一、二、三期移民搬迁清库以及库区地灾治理等项目工程,确保了三峡工程按期蓄水发电通航和库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受到了国务院三建委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可是,因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多种原因留下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城镇贫困居民生活困难、失地农民发展艰难等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一、问题现状
(一)县城东迁和移民搬迁过程中原老县城和香溪集镇剩下的居民困难突出。其主要特点是:
1、家庭成员老弱病残的多。归州镇现有1个居委会,辖4个居民小组,928户1735人,其居民总户数和总人口各占全镇的18.3%和5.9%,贫困居民占70%,50岁以上的老人单独生活的占6%,家庭存在老弱病残现象的占75%。
2、无稳定的生活来源。居住归州的贫困居民,无就业门路,没有一家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大部分都是靠每月几十到一百余元不等的低保金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贫困居民家庭户平低保月收入116.2元,人均低保金60.3元,远远满足不了生活所需,低于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为了寻求生活来源,有的家庭在集镇内垦种菜园,有的卸货背脚,有的拣废品,有的拣黄菜叶,甚至还有偷鸡摸狗的现象。
3、家庭负担过重。多数贫困居民家庭负担最重的是子女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负担各不相同。其次是房租费,40%的贫困居民没有自己的房屋,每月要30-120元不等的房租费开支。家庭经济承受力及其脆弱,最担心家中有人染上疾病。
4、多数家庭住房困难。据调查,现有贫困居民只有25%左右的家庭建了房,并且100%的负债,大都在3-6万元。没建房的家庭只得靠租房或是搭临时简易房居住,还有一部分贫困居民则居住在老县城175米线上经过政府出钱改造的残值房中。
(二)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值得关注。归州镇因集镇、居民点和公路及项目工程建设占地移民2598人,其中秭兴、归泄、归水及库周交通占地移民1802人的85%调整了土地,极少数(54人)外迁,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就地转非;集镇占地552人中有346人就地转非;2003年土地调整后因交通和项目工程建设占地的人口则没有土地可调整。失地农民按政策领得的移民补偿费,大多修了房子,有的还欠了一些帐,就业无门,生活非常困难。并且在社会事务中农村不管他们,居委会也不管他们,似乎被社会边沿化。
(三)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发展值得关心。1997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每年都有100多乃至几百人盲目无序的流向社会。这些人的户口很少迁往
关于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本文2007-06-05 14:50:00发表“申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706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