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7-05-24浏览:2622下载269次收藏

县职业中专是一所地处农村的职业学校,创办于1979年,占地172亩,有教职员工120人,专任教师89人。学校开设种植、养殖和经济管理三大类8个专业,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520人,另外有校外学分制中专学历班分布于18个乡镇、办事处,学员3200人。学校有68亩的种植类专业实习基地,有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养殖实习基地,有固定资产180万元、年产菌种60万瓶的食用菌菌种场。有基础实验室9个、专业实验室10个。

将近三十年里,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锐意改革,与时俱进,走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科技推广的办学路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评为“省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省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先进学校”和“市文明单位”,电视台、报纸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办学情况做了报道介绍。

一、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专业建设

学校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村,合理设置专业,先后开设了林果、蔬菜、农学、农经、畜牧兽医等专业,并根据农村经济需求变化,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不失时机地增设新专业,在办好林果、蔬菜、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上,又新开设了园艺专业和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基本满足了为农村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要。

 为满足教学实习需要,近三年间,学校累计投资380多万元,用于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建成了标本室、解剖室、组培室等实验室10个,建成高标准的牧医专业实习养殖场、兽医门诊和花木实习基地。实验实习设施的充实和完善,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强化了技能训练,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学校硬件基本完备以后,要实现为农育人的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培养一批“专家型”教师,学校制定了专门的师资培训计划,拿出专项经费,派出基础较好的教师到各科研院所、农业大学进修培训,并从市科协、市农业局、市畜牧局聘请了5位高级农牧师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还从农业大学聘请了2位客座教授。使学校具有了一支业务精湛、科研水平高、能说会干的专业教师队伍,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才的培养。

截止目前,我校已向社会输送了9180名合格毕业生,他们已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其中,500余名学生成了闻名乡里的种植、养殖大户,年创利润10万元以上的达160余人,55名学生有了科技成果。农村科技专业毕业生xxx,毕业后从事食用菌研究与开发,自办“食用菌研究所”,被授予“省科技标兵”称号。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xxx,回乡后,利用在学校学得的技术,开办兽医门诊,同时自行配置加工饲料,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年创纯利达50万元。   

二、立足科教兴农,实施培训工程

    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是体现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和价值的重要标志。因此我校始终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