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综治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网络化 法治化 社会化 信息化 全面打造流动人口“四化”管理新模式
**街道方城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区,常住人口10496人,其中人户分离的有4969人,实有人口7123人。现有出租房屋471家,流动人口1671人,约占常住人口的1/4,这些流动人口成份复杂,他们在为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人口管理、计生工作及治安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懈努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轨道,探索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流动人口的犯罪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社区的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发案比2005年下降35%。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抓组织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
流动人口的管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把流动人口管理停留在登记、发证上,势必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为此,根据老城区的特点,我们在街道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建立完善三级社会化管理组织网络,实现了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为载体,以管理、教育、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级网络化管理。一是成立了由辖区民警任站长,社区综治干部、片幢长、居民组长、护村队长为成员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为一级的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负责完善制度、教育培训、考核评比及督促检查等工作。二是把社区分成5个片,建立片幢长的二级管理组织网络,把5个专管员,4个协管员分到每个片,实行分片负责制,主要职责是包干本片外来人员的登记、核查、发证,以及出租私房日常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及协助做好育龄妇女验证、b超等工作。三是不断吸收壮大以老干部、老党员、单元长、租房业主为信息员、管理员、巡查员的群防群治的三级组织网络。
二、整合资源,进行社会化管理
流动人口以其流动性和分散性成为管理的难点,我们紧紧抓租赁租房主和用工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融治安管理、劳动用工、计划生育等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业主责任制”,通过签订治安责任状等形式,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和房屋出租人的管理责任,发动社会各方面力
街道社区综治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07-05-07 16:59: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563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