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6-2010年**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巩固提高、一手抓探索创新,在全市各基层党组织领域大力实施以“加强基层党建,建设和谐**”为主题的“先锋工程”,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做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先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今后五年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规律,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开展,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坚持用党建来推动服务,用服务成效来检验党建,通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建设和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上来。
2.拓展领域、强化功能。始终着眼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注重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构建大党建格局为目标,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统筹协调机制和资源支撑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管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和服务协调功能,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更加有效地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3.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深化各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加强分类指导,狠抓落实。既有工作目标要求,又有具体措施办法;既注重做好经常性工作,又重视解决突出问题,使各个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4.改革创新、创出品牌。主动顺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实际,勇于探索,求实创新,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建设一批有较高知名度、走在发展前列的时代新典型,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努力抓出**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二、主要目标
从今年起到2010年底,通过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先锋工程”,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努力做到“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满意”。
1.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实现新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全市80%的镇、30%的村达到“先锋镇”、“先锋村”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镇、村两级班子结构不断优化,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实现以30至45岁干部为主体,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90%以上,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70%以上。村党组织下设组织体系健全,工作网络顺畅,有一支工作得力的党员骨干队伍。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各种组织配套建设全面加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农村始终保持和谐稳定,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取得新突破。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管理网格化、资源有效整合、激励保障到位的区域性大党建工作合力机制,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素质提升、队伍稳定,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热心在社区工作、熟悉社区管理的社区党务干部队伍,确保党的工作在社区全面落实,对社区党员的管理规范有效。围绕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街道、社区党的建设。符合建立党委条件的社区普遍调整建立社区党委。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文化的占80%以上。党委、党总支建制和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社区党组织中,全部配备专职党务副书记或党务干事。街道、社区全部成立党建联席会,工作有效开展。社区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共建率达100%。街道、社区党务工作全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创建90个市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和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跃上新台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绝大多数正式职工100人以上和正式职工50-99人且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100%纳入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其中正式职工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00%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不断规范,切合非公企业实际又符合党建原则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完善,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守法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富有成效。党群工作一体化深入开展,党群组织相互支撑,联动发展,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普遍建立党组织,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党的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着力建设一批高层次、有影响力的党建工作示范点,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达到80家,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达到20家。
4.机关、国企、科研院校等领域党的建设拓展新优势。围绕全局,紧扣发展,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机关党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和机关形象不断改进。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企党建工作机制有效建立,企业
2006-2010年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本文2007-05-02 00:00: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548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