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国土资源工作等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度我区国土资源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任务。下面,我代表区国土资源分局讲两个问题。
一、2006年我区国土资源工作回顾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4]28号、国发[2006]31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保障和保护双赢,节约和持续并重,管理和服务双优”的目标,积极服务“两年”活动,努力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为我区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和谐建设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建设用地报批是深化“两年”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支撑。去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盯“报批率、供地率”,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努力拓展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动员全系统力量,开展“百日会战”,开辟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驻省厅、市局全程跟踪项目报批进展情况。全年,共上报农转用3230亩,其中工业用地1220亩,报批率达99.5%。供地153个项目,面积4609亩,其中工业用地119个项目,2719亩。
为确保我区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发展用地需求,为市府大道、台电五期、污水处理工程等10个项目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调整,调整总面积1135.5亩。另外,我区还向兄弟县市区异地有偿购买用地折抵指标1100亩。
(二)地产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2006年我区共出让土地52宗,面积为1061.97亩,获土地出让金4.648亿元。其中工业用地出让44宗,面积为862.09亩,获土地出让金1.319亿元;经营性用地通过招拍挂方式共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宗,面积为199.88亩(其中村留地3宗,131.94亩),获土地出让金3.329亿元。其中由土地储备中心收储的原海门机床厂地块每亩出让价格达到501万元,创我区有史以来经营性土地出让价格的新高。加强对已竣工验收项目超容积率补交土地出让金收缴工作,共收缴项目9宗,补交土地出让金总额1708万元。对历年拖欠土地出让金进行了集中催缴,并严格土地出让后的土地出让金的缴纳规定,去年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应收部分已全部收缴到位。
为规范地产市场,我局根据要求,调整了工业用地(生地)的出让价格,并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解决了一部分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全年共办理地产交易1415宗,面积201.51亩,资产达2.99亿元,补交土地出让金2177.09万元。其中单位转让56宗,面积147.3亩,补交土地出让金1804.206万元;个人转让1359宗,面积54.24亩,补交土地出让金372.88万元。
(三)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
2006年,市里下达我区土地开发任务300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000亩,我区在土地后备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基层土地开发和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据统计,2006年共完成土地开发项目5个,新增有效耕地面积896.6亩。同时通过多次调查,将11000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5个街道。在街道的支持努力下,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了市验收。此外,我区2004年和2005年通过非整理方式建成的2万余亩标准农田通过了市农业局和市国土局联合检查。2005年我区土地占补平衡补充项目也通过了省厅组织的验收和考核。1096亩九塘废弃盐田复垦进展顺利。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耕地占用税的收缴,全年共收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648.47万元,耕地占用税723.91万元。
(四)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查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土地执法监察,继续坚持“预防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去年,我区共开展执法巡查787批次,5201人次,发现、制止违法违规用地892处,涉及土地面积1109.4亩,挽回经济损失约137万元。查处违法用地664件,2608.5亩,收缴罚没款3203余万元,处理率达到99.4%,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1件,收缴罚没款7.85万元。
开展信访排查14批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2件,登记率、受理告知率、书面反馈率、到期结案率均达100%,受理直线电话256件,反馈率、满意率达100%。
另外,去年我区被列入全国卫星遥感执法检查的区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8次听取了工作汇报,召开了5次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经过一系列的土地执法专项检查,我区依法用地管地意识明显增强,乱占滥用土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庆长假期间,全区土地执法监察人员自觉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四、五个月的高强度高效率工作,使我区各类土地执法专项检查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并得到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的肯定。
(五)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开展顺利
在“千矿整治”、“百矿示范”的废弃矿山治理活动中,杨家岭和后许等3个废弃矿山都已进入实施阶段。矿山总数调整压缩至2家,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以资源换环境预留了一定的空间。2006年,我们还完成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的编制,并由区政府发文。我局还建立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动态巡查监测工作机制。提出了汛期防灾及中长期防灾措施,落实了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多次进行巡查。在强台风来临前,对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的10处隐患点都及时动员人员撤离,没有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
(六)优化业务基础,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1、实现了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按照浙土资办[2005]40号文件中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内容及标准,我局积极开展了创建“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单位”活动,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地登记工作,于去年12月7日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是全市第一批通过验收的县(市、区)之一,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于去年8月通过省厅验收,是台州市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县(市、区)。局机关与三个基层所、一个办证窗口局域网建设已经完成,窗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土地登记进度情况。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开展正常,共完成土地登记发证3760宗,抵押登记324宗,抵押金额达11.1亿元人民币。
2、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进展顺利。通过1年多努力,我区的农村集体农用地所有权发证外业调查和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区已完成外业调查和测绘186个村,目前已进入内业,主要是权属界址的认定、盖章,指导村申请书、权属来源说明的填写等。
(七)以完善体制为抓手,实现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1、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年”活动。首先,建立了全员责任制。在年初,我局建立了2006年度国土资源工作目标领导责任分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将全局每一位同志的责任分工都进行明确、细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次,在全系统内进行分线轮训和集中培训。第三,开展中层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交流活动。中层干部交流面达到42%,一般干部交流面达到35%,使系统干部职工能够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岗位锻炼自己的,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2、加强基层所建设,夯实管理根基。我局将基层所规范化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实行业务向基层延伸,力量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强基层所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椒东所综合办公大楼正在建设外,其他3个中心所的综合办公楼都已投入使用。在加强基层所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从软件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国土所规范化建设标准,从规章制度、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和作风建设、履行职责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五方面39个细项进行规范。经区文明委验收海门、椒南、椒北等三个所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
3、深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局党组廉政第一责任人与各科室、中心所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突出渎职犯罪的惩治预防,确定了评议述廉、述职科室和中心所。建立了局与科室、中心所两级的廉政勤政监察网络,在各科室中心所均配备一名廉政建设信息员,具体负责廉政建设活动,加强对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同时,围绕“广、透、深、实、准” 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自查自纠工作,将自查自纠4个重点领域、8大项、144小项、19张调查表分别落实到人,做到认真按时准确汇总上报。
4、针对机关效能方面存在问题,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动员、查找剖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等分阶段的作风整顿,系统每位同志都进行了自我剖析,从思想观、业务观出发,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各科室、中心所也根据大讨论的情况和本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系统一般干部人员的双向选择交流活动,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使全系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国土资源部门付出辛勤努力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区国土资源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据年初调查统计,全区今年用地总需求达3600多亩,用地指标明显偏紧,特别是农民建房用地矛盾突
这次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国土资源工作等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度我区国土资源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任务。下面,我代表区国土资源分局讲两个问题。
一、2006年我区国土资源工作回顾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4]28号、国发[2006]31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保障和保护双赢,节约和持续并重,管理和服务双优”的目标,积极服务“两年”活动,努力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为我区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和谐建设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建设用地报批是深化“两年”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支撑。去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盯“报批率、供地率”,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努力拓展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动员全系统力量,开展“百日会战”,开辟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驻省厅、市局全程跟踪项目报批进展情况。全年,共上报农转用3230亩,其中工业用地1220亩,报批率达99.5%。供地153个项目,面积4609亩,其中工业用地119个项目,2719亩。
为确保我区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发展用地需求,为市府大道、台电五期、污水处理工程等10个项目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调整,调整总面积1135.5亩。另外,我区还向兄弟县市区异地有偿购买用地折抵指标1100亩。
(二)地产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2006年我区共出让土地52宗,面积为1061.97亩,获土地出让金4.648亿元。其中工业用地出让44宗,面积为862.09亩,获土地出让金1.319亿元;经营性用地通过招拍挂方式共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宗,面积为199.88亩(其中村留地3宗,131.94亩),获土地出让金3.329亿元。其中由土地储备中心收储的原海门机床厂地块每亩出让价格达到501万元,创我区有史以来经营性土地出让价格的新高。加强对已竣工验收项目超容积率补交土地出让金收缴工作,共收缴项目9宗,补交土地出让金总额1708万元。对历年拖欠土地出让金进行了集中催缴,并严格土地出让后的土地出让金的缴纳规定,去年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应收部分已全部收缴到位。
为规范地产市场,我局根据要求,调整了工业用地(生地)的出让价格,并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解决了一部分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全年共办理地产交易1415宗,面积201.51亩,资产达2.99亿元,补交土地出让金2177.09万元。其中单位转让56宗,面积147.3亩,补交土地出让金1804.206万元;个人转让1359宗,面积54.24亩,补交土地出让金372.88万元。
(三)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
2006年,市里下达我区土地开发任务300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000亩,我区在土地后备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基层土地开发和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据统计,2006年共完成土地开发项目5个,新增有效耕地面积896.6亩。同时通过多次调查,将11000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5个街道。在街道的支持努力下,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了市验收。此外,我区2004年和2005年通过非整理方式建成的2万余亩标准农田通过了市农业局和市国土局联合检查。2005年我区土地占补平衡补充项目也通过了省厅组织的验收和考核。1096亩九塘废弃盐田复垦进展顺利。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耕地占用税的收缴,全年共收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648.47万元,耕地占用税723.91万元。
(四)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查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土地执法监察,继续坚持“预防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去年,我区共开展执法巡查787批次,5201人次,发现、制止违法违规用地892处,涉及土地面积1109.4亩,挽回经济损失约137万元。查处违法用地664件,2608.5亩,收缴罚没款3203余万元,处理率达到99.4%,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1件,收缴罚没款7.85万元。
开展信访排查14批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2件,登记率、受理告知率、书面反馈率、到期结案率均达100%,受理直线电话256件,反馈率、满意率达100%。
另外,去年我区被列入全国卫星遥感执法检查的区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8次听取了工作汇报,召开了5次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经过一系列的土地执法专项检查,我区依法用地管地意识明显增强,乱占滥用土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庆长假期间,全区土地执法监察人员自觉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四、五个月的高强度高效率工作,使我区各类土地执法专项检查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并得到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的肯定。
(五)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开展顺利
在“千矿整治”、“百矿示范”的废弃矿山治理活动中,杨家岭和后许等3个废弃矿山都已进入实施阶段。矿山总数调整压缩至2家,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以资源换环境预留了一定的空间。2006年,我们还完成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的编制,并由区政府发文。我局还建立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动态巡查监测工作机制。提出了汛期防灾及中长期防灾措施,落实了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多次进行巡查。在强台风来临前,对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的10处隐患点都及时动员人员撤离,没有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
(六)优化业务基础,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1、实现了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按照浙土资办[2005]40号文件中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内容及标准,我局积极开展了创建“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单位”活动,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地登记工作,于去年12月7日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是全市第一批通过验收的县(市、区)之一,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于去年8月通过省厅验收,是台州市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县(市、区)。局机关与三个基层所、一个办证窗口局域网建设已经完成,窗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土地登记进度情况。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开展正常,共完成土地登记发证3760宗,抵押登记324宗,抵押金额达11.1亿元人民币。
2、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进展顺利。通过1年多努力,我区的农村集体农用地所有权发证外业调查和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区已完成外业调查和测绘186个村,目前已进入内业,主要是权属界址的认定、盖章,指导村申请书、权属来源说明的填写等。
(七)以完善体制为抓手,实现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1、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年”活动。首先,建立了全员责任制。在年初,我局建立了2006年度国土资源工作目标领导责任分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将全局每一位同志的责任分工都进行明确、细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次,在全系统内进行分线轮训和集中培训。第三,开展中层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交流活动。中层干部交流面达到42%,一般干部交流面达到35%,使系统干部职工能够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岗位锻炼自己的,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2、加强基层所建设,夯实管理根基。我局将基层所规范化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实行业务向基层延伸,力量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强基层所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椒东所综合办公大楼正在建设外,其他3个中心所的综合办公楼都已投入使用。在加强基层所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从软件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国土所规范化建设标准,从规章制度、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和作风建设、履行职责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五方面39个细项进行规范。经区文明委验收海门、椒南、椒北等三个所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
3、深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局党组廉政第一责任人与各科室、中心所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突出渎职犯罪的惩治预防,确定了评议述廉、述职科室和中心所。建立了局与科室、中心所两级的廉政勤政监察网络,在各科室中心所均配备一名廉政建设信息员,具体负责廉政建设活动,加强对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同时,围绕“广、透、深、实、准” 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自查自纠工作,将自查自纠4个重点领域、8大项、144小项、19张调查表分别落实到人,做到认真按时准确汇总上报。
4、针对机关效能方面存在问题,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动员、查找剖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等分阶段的作风整顿,系统每位同志都进行了自我剖析,从思想观、业务观出发,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各科室、中心所也根据大讨论的情况和本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系统一般干部人员的双向选择交流活动,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使全系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国土资源部门付出辛勤努力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区国土资源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据年初调查统计,全区今年用地总需求达3600多亩,用地指标明显偏紧,特别是农民建房用地矛盾突
局长在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公路管理局工会工作报告下一篇:在电力公司工会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本文2007-04-23 14:21: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502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