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赴银北矿区参观演讲稿

栏目:演讲稿发布:2007-04-22浏览:2899下载213次收藏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 (http://www.damishu.cn)
“比”出来的感受
梁雪峰
4月18日,我随矿领导组织的“赴银北矿区参观考察团”在乌兰矿实地体验老矿区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在这次的参观学习中,我不仅被老矿区职工那种苦中求乐的精神风貌所感染,同时也明白了矿领导组织开展这次赴银北矿区实地参观考察的良苦用心。在这里,我不想用什么华丽的语言渲染此次参观的体会和感受,我只想用以下六个方面的对比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老矿区职工们的反差。

一、比矿区环境

大概8点多的时候我们的参观车驶入内蒙境地,眼前掠过的风景是一座座的荒山野岭,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中,提起山,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水,并且,山应该是青的,水应该是绿的,可这里的山绵延几百里却是光突突的没有人烟,只有因干旱而变得枯黄的野草在随风飘摇。我们的参观车就是在这样的山里行驶,车舱里的温度也骤然升温,热的人喘不过气。然而,最令我吃惊的就是在这样的大山深处却是乌兰矿区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栖息地!矿区周围和大山一样,都是光突突的,这里没有柏油路、没有出租车、没有一个象样的建筑。当车辆进入矿区中心时,我眼前看到的景象仿佛又让我回到了童年生活的地方——石碳井二矿,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么的熟悉,破旧的建筑和破碎的路面,这些都是八几年建造的,有的甚至更早。回头看看羊场湾煤矿,崭新的建筑、宽敞的路面、大片的绿化植被、大屏幕电视、明亮的办公、会议室,软件、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所有这些,乌兰矿不能和我们比,我们生活在“摇篮”里。

   二、比工作条件

   在即将下井参观时,乌兰矿领导特别指派了几名生产骨干随我们一同入井,并再三交代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开始,我们很多人并不在意,心想“有什么啊,谁没下过井一样”。可当我进入综放工作面时,我真正从内心体会到了乌兰矿领导的嘱托和这里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这里属于高瓦斯矿井,而综放工作面倾角竟然达到27度,据该矿领导说,27度的工作面是由史以来条件最好的,最艰苦的时候曾达到过34度。我们能想象得出34度的工作面是什么情景吗?该矿领导给出了我们答案说“你脚下就是一个无底深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工作面边扶着电缆槽和立柱边缓慢地向下走,27度的工作面对于该矿职工来说不算困难,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可我们不一样,在如此谨小慎微的行进过程中仍有同去的几名工友滑倒在地上,当走到下面的皮带机头时,我们浑身都出了一身汗。而另一批去炮采工作面的工友们更悲惨,他们是猫着腰“钻”到工作面的,用他们的话说“巷道不是巷道,纯粹是‘猫耳洞’”,因为这里的矿压大,新开掘的巷道往往没多长时间就变了样,只有开掘时的一半大小,所以他们需要每天都要有专人维护,而维护一条巷道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于重新打三条巷道。想想我们羊场湾煤矿,低瓦斯矿井、良好的开采条件、省时省力的现代化采掘设备,这一点,乌兰矿不能和我们比,我们工作在“摇篮”里。

三、比装备水平

大家在羊场湾煤矿工作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下井不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不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赴银北矿区参观演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