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百里长廊”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7-04-01浏览:2213下载256次收藏

    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实现县域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号角。____县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新举措---建设305省道沿线百里生态经济文化长廊。
    一、“百里长廊”建设的理论依据
    2006年,新一届县委、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地方生态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实施建设305省道百里长廊战略构想。建设“百里长廊”的构想,来源于该县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以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百里山城”计划。当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要实现这一计划,就必须以发展经济为前提,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走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迅速转变思路,以____的生态资源优势经济为切入点,发展近农工业、生态农业……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之路,建设百里长廊。近几年,305省道沿线乡镇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基本上奠定了建设百里长廊的基础。经过几年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各乡镇分别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基础,如:蒋家堰的蘑芋系列产品加工,水坪的茶叶、化工企业以及部分乡镇的水电产业等等,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就可以形成一条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产业带,把省道沿线建设成为一二三产业叠加、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绿化美化亮化相辉映的百里长廊,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百里长廊”建设的发展思路
    在百里长廊建设中,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支持、产业支撑”的思路,做到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百里长廊”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