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与设想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国库管理体制是经理国库、履行国库职责、发挥国库职能作用的载体。建国50多年来,我国国库管理体制一直实行“委托金库制”。其间国库管理体制在“委托金库制”总体形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多次改革,意义重大,在不同时期对促进国库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国库管理体制的几个重大转变
(一)从代理国库到经理国库的转变
政务院1950年3月第一次颁布的《中央金库条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代理中央区金库,各级库设经收处。而在国务院第二次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时,就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具体经理国库,组织管理国库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从代理国库到经理国库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从单纯核算型到综合管理型的转变
1985年以前,国库工作是以会计核算为主,主要侧重于账平表对,金库的会计账务与银行的会计账务合并,长期实行账外登记的“以表代账”,国库会计成为从属于银行会计的一部分。1985年,颁布新的国库条例后,国库工作从单纯核算型转变到综合管理型,不仅建立健全了各种国库账务,而且加强了国库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了国库的职能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从以服务功能为主向以服务监督为主的转变
过去的国库工作,重点强调了对财政的服务功能,仅仅表明了国库就是财政部门的“出纳”机关。经办国库的人员认为预算执行的好与坏、资金入库的多与少、拨款与退库合理不合理,都是依据财政部门的需求进行的,人民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只要把税款收纳上来,把款拨出去就行了,没有行使国库的监督职能。随着国库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在搞好服务的同时,加强国库监管,要对财政收支、退库管理和征收机关以及各级国库、国库经收处办理国库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其目的就是保证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的顺利执行。
(四)从人工操作为主到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为主的转变
解放初期到80年代初期,由于条件所限,国库业务全部是人工办理。一是国库资金收纳报解缓慢;二是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三是税款在途时间长,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从80后代中后期,国库业务逐步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国库业务运用计算机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从预算
对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与设想
本文2007-03-30 13:32: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307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