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7-03-11浏览:2683下载156次收藏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实践表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现实途径和重要选择!
“新农合”之实惠
    前不久,__县冶___镇___村下周村民组村民董希缓,在县合管中心领到她丈夫因烧伤住院而给予的8920.20元补偿款时,非常激动,连声称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好!”。董希缓的丈夫名叫何启平,今年2月因火灾烧伤,在深圳住院治疗,期间共花去治疗费用24613元。后经冶___镇合管站初审,县合管中心终审,最终给予了以上补偿。

在该县的广大农村,以往普遍存在“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现象,农民患小病小痛,自己买点药回来吃就算了,根本不愿意到医院去看病。自从今年元月,该县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农村着力构建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重点探索解决农民大病补偿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现如今,在该县有不少农民与何启平一样,都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与好处。

截至10月底,该县共有861087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84.51%。1至10月份,全县共为18708名参合对象办理了大病补偿1450万元,小病门诊补偿19万元,人均补偿约765元,补偿水平达24.5%,其中,获1万元以上补偿的65人,获得封顶2万元补偿的有5人。

“新农合”之困扰

据__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最新调查显示:在163名参与调查的对象中,有63人认为合作医疗“不实惠”,占总数的38.65%;有41人认为“比较实惠”,点总数的25.15%;有50人认为“很实惠”,占总数的30.67%;有9人认为“无所谓”,占总数的5.52%。从这项调查中不难看出,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部分群众的认可,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认知度不够。调查中有少数村民只听说有合作医疗这回事,对具体如何参合、参合后能享受什么待遇不太清楚,持怀疑、观望态度。已参合农民对办理补偿手续也不很清楚,认为住院报销不仅手续繁杂,兑现补助时间过长,而且起付门槛太高、补偿标准过低。二是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做到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格公示公开,病人对此不满意;医疗机构使用自费药品比例偏高,在使用自费药品时没有完全做到事先告知、患者签字认可,导致补偿比例降低;极个别医疗机构收费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乱收费行为,部分医院服务价格、项目内涵及收费标准不一致;部分进口药品在住院费用清单中没有标明,使经办机构审核时难以区分。三是村卫生服务站建设与管理不同步。尚有不少村没有建立卫生服务站,不能满足当地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需求;已建立村卫生服务站的,由于重视不够、管理不力,还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