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7年党代会上的报告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加快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7年1月2日)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___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主旋律,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96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业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同步提高,实现利税103.5亿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增势强劲,5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进入全省前40名。——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米”字型框架初步形成。“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经营城市和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东城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改造初见成效,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由22%提高到32%。创“三城”、碧水蓝天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___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开局良好。——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铺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按时完成,金融、财税、投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城镇居民生活保障和农村贫困群众救助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困难群众生活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市”战略稳步推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教育结构得到优化,社会力量办学快速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保健和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产业在协调发展中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果丰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党管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先锋作用明显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和农村党建“十百千”示范工程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社区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五年,也是全市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五年来,在___这片热土上,洒下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留下了同志们干事创业的坚实脚印。我们为___发生的巨大变化倍受鼓舞,为___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倍感自豪!五年的成就,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辛勤工作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驻许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四届市委,向所有为___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产比重偏低;经济运行质量不优,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市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相对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党的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够扎实,一些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谋求新跨越的重要时期。中央作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就是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今后五年,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富民强市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改革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三个文明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化效能提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新突破,实现综合实力新突破,实现环境建设新突破,把___建设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原强市。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力更加雄厚。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民更加富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环境更加优良。“四城同创”取得实效,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机关效能显著提升,“洼地效应”更加凸显,软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党建保障更加有力。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科学发展贯彻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创新发展模式,加速经济转型,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规模与质量、外延与内涵、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和谐发展贯彻始终。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民生大幅改善。坚持群众反映的事无小事,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就是各级党委政府最急需解决的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让群众在发展中受益,使各项决策赢得群众拥护,各项工作得到群众支持。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加快发展贯彻始终。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抓住___进入中原城市群十字架构核心区的机遇,高扬加快发展的旗帜,以发展的理念统一人心,以发展的目标汇聚力量,使全市上下继续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的良好局面。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富民强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今后五年,要把统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用统筹的办法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用统筹的思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用统筹的理念引领富民强市的伟大实践。(一)统筹三次产业发展,建设产业___产业是富民之基、强市之本。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立市战略,做强做优二、三产业,为富民强市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工业。强力推进“136”工业体系建设,做强国家(___)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巩固烟草工业、金刚石生产、发制品生产三大基地,培育壮大食品、汽车及零部件、造纸、纺织服饰、能源和建材六大优势产业。坚持扶优扶强促小方针,集中力量扶持___卷烟厂、许继集团等40户重点企业,着力培育100户“小巨人”企业、20户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成为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原则,突出抓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个重点工业集聚区建设,引导项目、企业及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切实抓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策划、论证、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积极发展品牌经济,深入开展“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活动,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成长性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利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蜡梅文化之乡的特色优势,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建立以景点景区为载体、市场为导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体系,使文化旅游业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推进重点物流园区、物流市场和特色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把___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以鄢陵花博会、禹州药交会、长葛农机产品交易会和中国(___)国际发制品展览会为平台,积极发展会展经济。鼓励金融、房地产、信息、中介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使我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更优、层次更高、效益更好。(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___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要坚持市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并重,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分类指导,扎实推进。要着力发展新经济。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型、结构调整型、科技投入型、劳务输出型、龙头带动型“五型”增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发展具有突出品牌优势和综合效益的花木、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十一五”末,包括速生林、经济林在内的花木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国际合作,围绕小麦、大豆、烟叶、棉花以及生猪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着力培育新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和就业、创业能力。要着力创造新生活。完善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道路、供水、沼气、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重点搞好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按照“城乡一体、产业支撑、统筹兼顾、农民增收”的原则,突出产业支撑,重点建设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河南省(___县)民营科技园和长葛民营工业物流园,构筑全市经济隆起带;强化生态支撑,打造林水一体的生态品牌;完善内在功能,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公共设施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不懈努力,把推进区建设成为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的新区域。坚定不移地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紧紧抓住中原城市群发展机遇,按照___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对接,改造提升老城区,建设完善东城区,有序开发推进区,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县(市)城区发展,搞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经营城市盈亏机制、筹资机制、偿债机制和监管机制,科学谋划、规范运作城建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四城同创”活动,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认真落实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属地管理、资金保障、新闻发布、考核奖惩”六个机制,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把___建设成为城乡和谐、生态良好、风貌独特的中部宜居城市。做强市区经济“柱石”,壮大县域经济“基石”。坚持优先发展市区,以魏都区、___县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平台,以二三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市区实力,提升市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放手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各县(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精简和下放各类审批管理权限,健全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争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争先晋位。(三)统筹改革开放,建设活力___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自主创新,实现激活内力、盘活存量与借助外力、扩大增量的有机统一。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实现产权清晰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切实抓好已改制企业的规范、提高工作,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转换机制,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使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牢固树立事业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新观念,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建、城管、民政等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步伐,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做强做大事业产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实现富民强市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加强服务、引导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拓宽领域,壮大规模,提升层次。突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优化环境为保障,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理念,更多地依靠环境、依靠服务吸引客商、引进项目。切实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专业队伍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招商活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___投资兴业。积极优化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扶持一批新的出口产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继续保持我市出口创汇在全省的先进位次。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我市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机遇,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在鼓励原始创新的同时,突出抓好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积极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新产品,着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把___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培养人才、聚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为富民强市提供人才支撑。(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___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
(2007年1月2日)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___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主旋律,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96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业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同步提高,实现利税103.5亿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增势强劲,5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进入全省前40名。——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米”字型框架初步形成。“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经营城市和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东城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改造初见成效,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由22%提高到32%。创“三城”、碧水蓝天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___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开局良好。——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铺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按时完成,金融、财税、投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城镇居民生活保障和农村贫困群众救助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困难群众生活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市”战略稳步推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教育结构得到优化,社会力量办学快速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保健和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产业在协调发展中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果丰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党管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先锋作用明显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和农村党建“十百千”示范工程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社区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五年,也是全市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五年来,在___这片热土上,洒下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留下了同志们干事创业的坚实脚印。我们为___发生的巨大变化倍受鼓舞,为___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倍感自豪!五年的成就,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辛勤工作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驻许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四届市委,向所有为___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产比重偏低;经济运行质量不优,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市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相对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党的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够扎实,一些腐败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谋求新跨越的重要时期。中央作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就是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今后五年,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富民强市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改革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三个文明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化效能提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新突破,实现综合实力新突破,实现环境建设新突破,把___建设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原强市。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力更加雄厚。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民更加富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环境更加优良。“四城同创”取得实效,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机关效能显著提升,“洼地效应”更加凸显,软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党建保障更加有力。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科学发展贯彻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创新发展模式,加速经济转型,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规模与质量、外延与内涵、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和谐发展贯彻始终。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民生大幅改善。坚持群众反映的事无小事,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就是各级党委政府最急需解决的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让群众在发展中受益,使各项决策赢得群众拥护,各项工作得到群众支持。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加快发展贯彻始终。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抓住___进入中原城市群十字架构核心区的机遇,高扬加快发展的旗帜,以发展的理念统一人心,以发展的目标汇聚力量,使全市上下继续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的良好局面。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富民强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今后五年,要把统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用统筹的办法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用统筹的思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用统筹的理念引领富民强市的伟大实践。(一)统筹三次产业发展,建设产业___产业是富民之基、强市之本。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立市战略,做强做优二、三产业,为富民强市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工业。强力推进“136”工业体系建设,做强国家(___)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巩固烟草工业、金刚石生产、发制品生产三大基地,培育壮大食品、汽车及零部件、造纸、纺织服饰、能源和建材六大优势产业。坚持扶优扶强促小方针,集中力量扶持___卷烟厂、许继集团等40户重点企业,着力培育100户“小巨人”企业、20户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成为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原则,突出抓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个重点工业集聚区建设,引导项目、企业及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切实抓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策划、论证、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积极发展品牌经济,深入开展“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活动,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成长性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利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蜡梅文化之乡的特色优势,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建立以景点景区为载体、市场为导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体系,使文化旅游业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推进重点物流园区、物流市场和特色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把___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以鄢陵花博会、禹州药交会、长葛农机产品交易会和中国(___)国际发制品展览会为平台,积极发展会展经济。鼓励金融、房地产、信息、中介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使我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更优、层次更高、效益更好。(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___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要坚持市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并重,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分类指导,扎实推进。要着力发展新经济。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型、结构调整型、科技投入型、劳务输出型、龙头带动型“五型”增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发展具有突出品牌优势和综合效益的花木、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十一五”末,包括速生林、经济林在内的花木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国际合作,围绕小麦、大豆、烟叶、棉花以及生猪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着力培育新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和就业、创业能力。要着力创造新生活。完善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道路、供水、沼气、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重点搞好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按照“城乡一体、产业支撑、统筹兼顾、农民增收”的原则,突出产业支撑,重点建设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河南省(___县)民营科技园和长葛民营工业物流园,构筑全市经济隆起带;强化生态支撑,打造林水一体的生态品牌;完善内在功能,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公共设施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不懈努力,把推进区建设成为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的新区域。坚定不移地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紧紧抓住中原城市群发展机遇,按照___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对接,改造提升老城区,建设完善东城区,有序开发推进区,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县(市)城区发展,搞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经营城市盈亏机制、筹资机制、偿债机制和监管机制,科学谋划、规范运作城建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四城同创”活动,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认真落实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属地管理、资金保障、新闻发布、考核奖惩”六个机制,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把___建设成为城乡和谐、生态良好、风貌独特的中部宜居城市。做强市区经济“柱石”,壮大县域经济“基石”。坚持优先发展市区,以魏都区、___县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平台,以二三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市区实力,提升市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放手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各县(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精简和下放各类审批管理权限,健全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争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争先晋位。(三)统筹改革开放,建设活力___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自主创新,实现激活内力、盘活存量与借助外力、扩大增量的有机统一。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实现产权清晰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切实抓好已改制企业的规范、提高工作,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转换机制,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使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牢固树立事业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新观念,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城建、城管、民政等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步伐,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做强做大事业产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实现富民强市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加强服务、引导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拓宽领域,壮大规模,提升层次。突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优化环境为保障,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理念,更多地依靠环境、依靠服务吸引客商、引进项目。切实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专业队伍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招商活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___投资兴业。积极优化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扶持一批新的出口产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继续保持我市出口创汇在全省的先进位次。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我市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机遇,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在鼓励原始创新的同时,突出抓好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积极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新产品,着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把___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培养人才、聚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为富民强市提供人才支撑。(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___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
市委书记在207年党代会上的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07-02-22 22:39: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062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