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构调整后我市水泥行业的现状的调研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7-02-22浏览:2712下载276次收藏


    最近,市水泥行业协会对我市水泥行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结构调整后我市水泥行业的生产、市场、运营状况和水泥生产企业面临的困难,并就我市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我市水泥行业现状
我市水泥行业起步于70年代,到80年代全市先后建成8家水泥生产企业,总计生产能力只有50万吨。“九五”期间进行了第一轮整合改造,生产企业由8家减为5家,但生产技术和设备仍是落后的机立窑,“九五”期末实际生产量仅为65万吨。2004年富阳登城尖峰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市水泥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结构调整期。目前,浙江三狮、杭州钱潮水泥公司投资的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浙江光宇集团投资的两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至此,全市熟料生产规模达到600万吨,加上机立窑改造的粉磨企业,全市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

二、我市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

    1、在总量扩大之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0条,生产能力5500万吨,在建生产线10条,加上原有的机立窑,全省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亿吨。而2004年全省水泥实际需求量为8000万吨左右,富余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预计我市“十一五”期间年水泥需求总量约在800万吨左右,全市每年将有200多万吨水泥需要寻求外埠销售市场。但是,由于各地水泥生产能力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致使供求关系失衡,水泥市场出现激烈竞争。在建德、桐庐等周边市场已经被安徽海螺、浙江三狮等企业占领的情况下,我市水泥企业只得与山东、安徽、江苏和省内的其他水泥企业争夺浙东水泥市场。但是,水泥销售受辐射半径制约严重。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在运输上处于劣势,只有运价高、运量小的公路运输一种方式,运输成本大,如我市某企业销往天台等地的水泥每吨增加销售成本25元左右。

    2、在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结构调整后我市水泥行业的现状的调研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