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区威风锣鼓队
“威风锣鼓”威名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与之提高。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最直接的载体便是活动。为此,西小路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广大居民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富有特色,使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挖 掘 内 涵 求 特 色
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区处于市党政军所在地的国家的边缘,辖区内名人故居、大型广场较多,是市委、市府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也是各种节会活动文章版权归大秘书网作者所有!的主战场。针对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如何通过组织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区干部感到责任重大,在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影响力上应发挥独特作用。
依托新颖的活动载体,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近年来,通过社区文化阵地的整合,人力资源的融洽,西小路社区逐步组建了腰鼓队、木兰拳队、太极拳队、舞蹈队、合唱队、乒乓球队等10多个群众性文化业余组织,这些群众性组织自排自练、自编自演、自唱自乐,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的各项活动,如果有支威风八面的锣鼓队来表演,那该多好。”在社区举办的各种节会上,看完腰鼓队、秧歌队和军乐队等表演,社区主任觉得缺憾。也就是从那时起,社区萌生了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威风锣鼓队的想法。
但组建一支威风锣鼓队哪有这么容易。除了师资匮乏外,经费更是大问题。2004年3月,寨下村书记找到社区主任,表示愿意由他们出资2万元,购买7只锣鼓、3面京锣、6面大钹、6面小钹、3面虎锣,同时为每个队员制作两套队服。由社区负责场地、鼓师教学,共同组建西小路社区威风锣鼓队。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20004年4月,市区第一支威风锣鼓队成立,锣鼓队队长由社区主任担任,副队长由社区文教委员担任,其他社区干部配合工作。切实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精挑的38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14岁,他们大部分是居家休养或者退休、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有夫妻、有兄妹、有朋友、有同事、有邻里关系的占了较大比例,大家相互转告,积极报名要求参加锣鼓队。
以 鼓 会 友 促 健 康
随着居民住宿的重新配置和小区的楼群化和高层化,街
记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区威风锣鼓队
本文2007-02-11 00:00: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005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