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信访居高不下的成因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人大信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___市人大常委会近5年来,共接待处理各类信访8600余件次,其中群众来访占60%以上。大量的信访一方面凸现出社会公众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关心、关注,对国家权力机关的信任和期盼;另一方面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信访出现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人大信访居高不下意味着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认真分析了___市近5年来人大信访情况,理性思考各类信访产生的原因,以期发现人大信访工作的规律并针对性地做好人大信访工作。
通过分析,我们感到以下几个方面是引起群众到人大上访的主要原因。
基层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依法履行职权、用权不慎导致群众上访。行政、司法人员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行为不规范,存在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权力一旦滥用,就有可能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害。如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行为有明确的程序规定,有的行政执法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职权,或许可项目未经听证给利害关系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妨害引起上访;或受理后未按程序办理,行政相对人误认为已经许可而开始生产经营,最终未予许可,给相对人带来经济损失而上访。再如,接待的大量涉讼上访案中,当事人虽然对实体处理提不出异议,但却在程序上挑毛病,在回避制度、开庭时间、审理期限、会见当事人的时机、判决书送达程序、上诉期限等方面找问题。有的反映办案法官接受吃请、收受贿赂,尽管拿不出有力证据,但却存在着合理的怀疑。还有对审判人员的态度、工作作风有意见,认为在法院难以讲理,听不到耐心的解释和说明,感受到的是冰冷的面孔和粗暴的态度,希望人大好好管管这些法官。
公民对法律知悉不够而上访。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涉法涉讼案件,当事人由于对诉讼程序缺乏了解、对诉讼活动产生误解而引起上访。有的当事人虽有冤情但因不能举证而败诉,有的超过了诉讼时效被法院驳回,有的在上诉、申诉期间没有及时行使权利而丧失时机,甚至有少数当事人自己的行为违法而诉至法院希望得到法律保护……当事人因上述种种原因败诉后不服气,希望通过人大监督“纠正”法院的判决。特别是对难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当事人上访时情绪容易激动,认为“既然法院判我胜诉,就必须无条件执行”,“执行不了就找法院、找人大”等,他们不知道生效法律文书难以执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被执行人的真实财产状况一时难以查清、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等。这种种情况导致当事人虽然胜诉,但权利
人大信访居高不下的成因和对策
本文2007-01-28 21:53: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942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