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县长2007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07-01-23浏览:2695下载203次收藏
2006年11月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我县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全面做好下一年度的农民参合登记、收缴参合基金,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新农合试点工作再上台阶
   “三农”问题被列为县委县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从省政府争取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名额。在新农合启动初期,县政府及时解决开办经费36万元。去年12月15日,农民所缴资金到位后,县政府在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66万元划入新农合基金专户。今年年初,县政府在压缩其它开支的基础上,又列入新农合运转经费预算50万元,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实施。
    2005年10月,我县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策划,乡镇党委政府引导督办,卫生、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以乡镇卫生院、财政所为龙头的工作专班日夜苦战,共同努力,采取边登记、边签约、边收费、后发证的工作方法,不到50天时间,全县有41.54万余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7.28%。在参合登记、收缴基金期间,各乡镇党委政府实行包点带片,责任到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争强进位的态势,一时在全县上下形成宣传新农合、参与新农合的高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快一年了, 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新农合有关政策,在运行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和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政策逐渐完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目前新农合工作进展顺利,运行态势良好。8月16日,副省长蒋大国等领导同志来我县考察新农合运行情况,充分肯定了我县所做的工作,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现将前段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是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县、乡(镇)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建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二是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组织制订了一系列与“实施办法”相配套的管理规则,建立了县、乡(镇)合管办工作制度,确立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制订了各项管理运行程序。三是强化医疗审核与监督。首先加强对合作医疗监管人员技术培训;其次是印制“基本药物目录”、“住院病种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转诊转院审批”等制度,为逐级审核确立了技术标准;其三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合同,从医疗管理、诊疗项目、费用结算、审核与监督方面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其四实行逐级审核,层层把关,做到审核标准化,执行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四是严格基金管理机制,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节余转用,利息滚存。县合管办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编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年度预算。在使用上严格实行“管、用、支”三分离,真正做到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确保基金每一分钱用到参合农民身上。五是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实行制度上墙,政策公开,补偿费用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另外还建立了红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站。通过公众网络运行,合作医疗各项政策、工作动态、补偿公示等,点击网站就可查询,更好地做到公开透明。六是农民患病得到及时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所缓解。元至9月份,全县共诊疗参合患者 9.62万人次,合作医疗补偿 905万元。预计全年门诊、住院、慢性病及二次补偿1590万元。截止目前,全县患恶性肿瘤已有331人次得到及时治疗,补偿121万元;39人患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手术治疗,补偿42万元。免费为参合农民体检,核定特殊慢性病患者869人纳入定额补偿范围。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卫生事业也得到同步发展。
 我县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政策宣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期望值过高,现有的医疗服务和补偿水平还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管理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我县的参合率还不很高,对比先进县、市90%以上的水平还有差距,等等,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努力。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广大农民仍然存在看不起病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必须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怀着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情厚意,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这件关于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抓紧办好,让广大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行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作为纲领文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改善农村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副县长2007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