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与促进社会稳定的思考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7-01-15浏览:2274下载272次收藏

    城市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广泛和最直接的渠道,也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与战斗力的基石,更是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根本基础和前哨阵地。因此,以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来促进社会稳定,是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课题组在对___市______社区、___市___区和___区、___市___区和___区、___市___社区和___市___区考察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如下主要对策:
  一、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形成维护稳定的战斗堡垒。
  目前城市基层党组织总体状况还是好的,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基层党的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领导班子和党员管理有待加强;少数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思想作风不正,腐败现象严重,干群关系紧张;基层党建资金投入不足,党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等。只有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功能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领导和团结基层群众,进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具体来说:

  (一)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___市___区从建立机构、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网络,形成了一个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共驻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具体做法是:第一,创建基层党建组织协调机构。建立了___区基层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全区10个街道都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邀请驻地单位、机关、部队、大专院校的党政负责人加入,形成了区街两级党组织定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联手开展各项工作的新机制。第二,加强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是配齐配强街道党工委班子。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区委选调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熟悉城市管理工作、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了街道党工委,实现了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二是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采取机关选派、民主选举等形式,配齐配强社区党支部班子;要求基层党建做到“四有一化”,即每个街道党工委都要抓1-2个社区党建示范点,做到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活动经费、有办公场地、有党员活动场所,党员活动经常化。第三,积极推行“四簿四卡”制度,即社区党员状况登记簿、流动党员共建活动记实簿、下岗特困党员登记簿、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记录簿和社区在职党员现实表现反馈卡、流动党员活动卡、流动党员联系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实践证明,只有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才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___市___区在城市基层组织思想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一是在全区基层干部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求真务实,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集中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在改革中实现稳定,在发展中巩固稳定。二是加强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和业务学习。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党校的作用,通过在职培训、外出考察、考试上岗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理论水平、法律意识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三)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有助于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而且有助于改善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为了延伸监督触角,扩大监督范围,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网络,___市___区在全区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进街道、进社区工作。其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全区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出具体安排。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落实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和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二是建立健全街道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读书思廉献策”活动、“党风廉政电教宣传月”活动、正面典型示范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在社区建立党风廉政教育宣传阵地,以橱窗、黑板报和纪检报刊图书角、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等形式开展群众性的反腐倡廉教育。三是各社区党支部都配备1名纪检委员,聘请3―5名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建立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纪检委员和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各项工作的监督。这样,不仅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惩防体系的建立,而且使党风廉政教育渗透到基层的日常生活,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腐败动机,净化了社会环境,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加强城市基层组织体制创新,奠定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石。

  我国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几十年渐成体制性与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如城市基层管理中的责、权、利关系没有很好解决;街道办事处职能越位、错位现象比较突出;社区和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没有有效发挥等等。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的解决工作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上边有权管不了,下边想管管不好,大大增加了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行政整合成本。加强城市基层组织体制创新,就要按照“小政府、高效率、大社会、大服务”的宗旨和加强居民自治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社分离,提高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效能。
北京市石景山鲁谷社区的管理体制创新,是围绕着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着重机构改革和职能归位。首先,鲁谷社区将原来20个街道内设机构调整为“三部二室一所”,即:党群工作部、城市管理部、社区事务部、综合办公室、社区委员会办公室,社会事务保障所。与北京市同类街道相比,鲁谷社区内设机构精减了73%,人员减少了57%,处级领导职数减少了40%。这种“大部制”的机构打破了街道内设机构同政府职能部门对应设置的传统,减少了管理层次,节约了行政开支。其次,按照职责法定的原则,坚持“两个归位”,一是政府职能归位,将街道本不应承担的8项行政执法和审批性质的职能归位于政府职能部门,规范了基层的行政管理行为。二是社会职能归位,将过去政府直接管理的20项社会事务剥离出来,把社区保洁等5项工作转为市场化运作,其余15项由社会中介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承担。这些措施的实行,精简了政府机构,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管理工作。

  青岛市浮山后社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核心三套工作体系”,实现了基层管理体制的创新:“一个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社区党工委作为中共市北区委的派出机构,是浮山后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负全面责任,履行街道党工委的职责;“三套工作体系”就是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服务工作体系。浮山后社区代表会议是在社区党工委领导下的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代表由社区党工委、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驻社区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及驻社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通过协商推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组成,每届3年。社区代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征集和反映社会各界、驻社区单位和广大居民对本社区建设的要求和意见,讨论本社区的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协助政府制定社区发展规划;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监督社区委员会工作。社区委员会由社区代表会议从本届社区代表中选举产生,是社区代表会议的常设理事机构,履行指导社区内居委会工作的职责。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由市北区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人员组成,承担浮山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不设科室,采取“一门式”窗口办公方式,由城管、民政、公安、计生、司法、劳动等与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业务部门派出人员,在中心设立窗口,受理各项社区事务。社区服务工作体系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浮山后社区服务中心,并在各社区居委会成立社区服务站,成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这种新的基层管理体制,既能反映并尊重社情民意,各部门又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监督,大大增强了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基础。

  三、加强城市基层组织民主建设,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

  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是通过健全基层组织和完善基层自治,引导和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使居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实现居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促进政府科学管理和社区内部各类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可以形成良好的法律秩序、道德风尚和文化氛围,促使居民安居乐业。当前,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着重从创建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入手,强化基层民主自治功能。由于政府工作和管理重心下移等历史原因,使得城市社区和居委会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日常事务越来越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不堪重负、责任无限的“准政府”,丧失了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性质和功能。为了增强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也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基层群众的利益,进而从根源上消除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北京市石景山鲁谷社区在对传统街道党、政两套班子进行改革的基础上,以加强基层组织民主建设带动基层民主自治,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鲁谷社区选举产生了148名党代表和1 3名党委委员,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定期开展代表联组活动,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其次,鲁谷社区在全市首家成立了“街道”层面上的社区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社区代表233名,制定了章程;由驻区知名人士和居民代表37人组成了议事、协调机构——社区委员会和执行机构——社区委员会办公室,体现了“大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议行分设,有利于实现街道层面上的民主自治。其次,不断丰富和扩展社区民主自治的内容与领域。一是充分发挥社区代表的作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并完善了能够使社区148名党代表和233名社区代表充分发挥作用的“代表视察”、“便民征询”、“民主考评”、“听政议政”等民主制度,建立起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参与的民主治理机制。例如鲁谷社区每年实施的便民工程,就是通过社区代表“便民工程征询会”与“听政议政会”确定的,在实施过程和工程结束后还及时组织代表检查验收;为了加大居民对政府依法行政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与促进社会稳定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