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零售业面临外商的挑战与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12-30浏览:2546下载211次收藏

论文摘要: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商纷纷抢摊我国零售市场,使我国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我国零售业应采取以下对策:继续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特许经营;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创新经营特色;加快商业管理科学化和知识化;加强现代商业内部营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推行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商业自动化,为零售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我们刚刚享受到国际经济优惠待遇的同时,外商纷纷抢摊我国零售市场,使我国的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应该看到,外商进入我国的零售市场,对我国零售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行我素将面临着生存危机,逃避现实和放弃竞争也非明智之举。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对策去迎接这种挑战,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外商对我国零售业的挑战。
1999年7月,我国发布了《外商投资商业试点办法》,外资零售业便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美国的沃尔玛、普尔斯马特、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日本的伊藤萍华堂、马来西亚的百盛等在我国越做越大,其连锁店也越开越多。这些外资零售企业以其超前的经营理念,气派的规模,价廉物美的商品,规范周到的服务,特殊的营销手段,向我国零售业发起了强大的冲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外资零售业具有经营理念方面的优势。
    外资零售业为顾客提供的那种热情、周到和恰到好处的服务,确实令我国零售业相形见绌。尽管在不同的企业里,其服务顾客的内容各有特色,但实质上体现了他们一贯坚持的核心经营理念,即“以人为本”。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在商业活动中所提的文章版权归大秘书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特定人”。这种经营理念提到的“特定人”,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尊重、承认个人的权利、个人的作用基础之上的,是具体的、个别的人。而我国传统的商业文化中虽也重视“以人为本”,且我国整个商业文化无处不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但是这里所谓的  “人”,是社会性的、笼统的、抽象的人。这是导致我国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方面虽然己发生了很大变革,但传统的商业文化和计划经济的烙印仍无处不在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外资零售业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及由此带动的丰富多彩的经营业态出现在我国零售业面前时,其挑战是非常具体实在的。
(二)外资零售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跨国集团不仅能在本国市场游刃有余,而且还普遍运用信息技术,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因而可以自如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品、信息、人才的布局与运作。如美国沃尔玛除了在全世界拥有近4800家连锁店外,还设有62个配送中心。这些遍布全世界的营销网络,主要依靠高科技的支持,以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彻底改变了零售业的传统运作方式。这些自动化技术具体运用在采购自动化、销售自动化、仓储自动化等方面。沃尔玛设在美国的总部,就拥有仅次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最大的民间卫星通讯系统,其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就是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的。这样的系统能从一家商店了解到全世界各分店的资料。所有这一切,均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高技术手段作为后盾。象沃尔玛这样的跨国零售集团既有巨额的资金支持,又有丰富的商战经验,凭借高科技构建的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使他们能在市场竞争中所向无敌。这方面的技术优势对我国零售业形成的挑战将是致命的。
  (三)外资零售业具有强大的规模优势。
    曾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全球500强企业的第1位,并且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零售业巨子的美国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达到2245亿美元,并在全球拥有近4800家连锁店,拥有员工130万人。沃尔玛公司自   1996年  8月首次进入我国市场以来,己先后在我国开了31家连锁店,在我国投资总额达18亿元人民币,现己实现销售额超50亿元人民币。沃尔玛公司的规模之所以能做得如此之大,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进行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规模优势的具体体现,它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更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连锁经营通过设分店的方式来扩充商业网点,进货量庞大,为其在价格上争取优惠成为可能。而且每个网点都具有营业面积大,品种齐全,质量保证等特点,其分布也比较合理。而我国零售业存在规模偏小,网点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趋于同化等缺陷。以我国目前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为例,至2003年初,共开有店铺706个,年销售额不过18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经营规模仅仅属于区域连锁,还谈不上全国连锁,更达不到世界连锁了。以这样的经营规模与外资零售业进行竞争,往往是力不从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外资零售业具有价格优势。
    如前所述,由于现在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业规模庞大,进货批量大,且本着低价采购,低价销售的经营原则,加之一般采用买断方式进货,进货量既大,又降低了供应商的风险,供应商当然也愿意以更低的价格转让自己的产品,从而使外资零售业的成本更低。另外,一般这些外资零售业所采购的商品绝大部分是东道主国家质优价廉的商品,所有这些均会使其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企业在给商品定价时更为灵活。这样,既吸引了消费者,又增强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反观我国,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零售企业作为买方处于市场优势地位,供货商不得不以多种优惠让利的方式来维持和巩固与零售企业的供销关系。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由零售商以代销形式销货,由供货商承担所有的市场风险。为转移这种风险,供货商便直接将其转移到商品的价格中,这是导致我国零售业的商品售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外资零售业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一流的人才是造就一流企业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早己为人所共识。外资零售业的用人机制十分先进灵活,在人才资源的管理上一般分两步走:一是在市场进入阶段,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使得人才可以充分吸取母公司的精神,再培训和提升当地经理人才;二是在实施阶段,一般采取分散管理,严格监控,运用人员的文化背景进一步扩张的举措。具体来说,外资零售业对不同的员工实施不同的培训办法。如对高级管理人员不惜重金进行专门培养,而对一般职工则主要培养其忠诚感,再加以利益驱动。反观我国零售业,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导致政企不分,具体在干部的选拔上一般往往以某些主要领导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缺乏对个人能力的客观评价,结果造成能者不能上,混者却大行其道的怪现象。这种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导致企业观念陈旧、决策失误和人心涣散,最终削弱自身参与竞争能力的直接原因。

 

    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对策 。

   (一)继续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已有近   140多年历史,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自9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带来了我国零售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我国连锁店主要是指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连接起来,实行标准化服务,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商业组织。其优点在于商店的市场范围大,知名度高,有利于强化采购、销售,降低成本,可以利用较多的宣传工具,能够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实行连锁经营方式也带来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这种经营形式:

    1、在规范化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连锁经营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实行规范化的经营和管理。在我国已开展连锁经营的企业中,不少企业只是走连锁经营的形式,运作的规范性较差。为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零售业面临外商的挑战与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