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会议特别强调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石地位。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任务,。作为教育战线的共产党员应该带头认真学习六中全会决定,全面把握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承担起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
一、充分认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六中全会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确定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1、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石,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这是教育的历史使命。
③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找文章还是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④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全面理解和谐校园的内涵
所谓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坚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思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智力支持,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满意的学习环境,使校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
①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以全面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习知识文化和培养综合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校园;
②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导向,以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为核心,以创建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校园。
③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以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不良风气,加强校园人际关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原则,全面建设公正校园;
④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校园隐患为重点,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安全校园;
3、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构和谐校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持续的源动力;一个安全、有序、健康、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作为育人基地,和谐校园为每一个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和传播基地,和谐校园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好转;作为人才输出基地,和谐校园将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这一切构成了社会公正的起点和社会公平的基础。和谐校园使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成为可能,并且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4、正视教育系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在全国人大、政协会上,教育不公问题曾经是两会代表、委员们谈论和抨击的一个焦点。因为它与每个家庭的利益关系太直接;它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太大。所以教育系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一直是近几年媒体报道和百姓议论的热点。
譬如:
城乡教育的不公平。长期以来,国家在进行教育投入时,比较注意向城市倾斜,而教育资源相对本已薄弱的农村,得到国家的教育投资却更少,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和入学率、升学率远远低于城市孩子。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教育的不公平。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也有天壤之别:重点中学的校舍重金投入,普通中学的校舍却破旧不堪;喊了无数年的“就近就地入学”原则,形同虚设;因教育不公导致的择校成风,更加剧了不公程度。有关部门作出的“尽力尽快缩小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差距”的承诺,到现在依然是一张空头支票。
高考录取线的不公平。不少地区高考单独命题,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之差被掩盖起来,基础教育违背了公平原则。
教育腐败加剧了不公平。教育系统的商业贿赂行为、教育腐败问题和学校的“三乱”行为密切相关,给教育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优生”与“差生”受教育的不公平。教育本应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只愿当“伯乐”,不愿当“园丁”,对所谓的“优生”捧着护着,对“差生”鄙视厌弃,甚至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等等。这一切的不和谐因素影响了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5、明确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原则
要根除教育系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其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范文为◇大◇秘◇书◇网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大*秘*书*网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根基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归根到底,校园是学生的校园,是教师的校园,学生和教师是校园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贯穿在建设和谐校园的每一个方面。
其二,必须坚持“先进性”原则。校园作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确保其先进性,把校园建设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本文2006-12-11 00:00:00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598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