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11-29浏览:2939下载158次收藏

    近年来,以住房、汽车等为重点的消费信贷在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村特别是经济后发展地区的农村消费信贷尚未真正启动,农民的消费需求依然低迷。为此,笔者认为当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关键在农村,推动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应成为银行业的重要工作。
一、当前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需求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下降是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首要因素。
由于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放慢,导致农民对未来增收的预期不稳,直接造成农民消费能力弱化,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目前来看,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有:一是当前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第一产业,而第一产业效益低下的现实使农民收入难以获得持续增长;二是当前乡镇企业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影响,增速回落,效益不佳,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农村居民难以取得更多的非农产业收入;三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机会相应减少,劳务收入也随之下降。

   (二)环境问题:从市场环境及其涉及农民生产生活消费的条件来看,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在产品供给方面,我国的生产、流通企业仍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不够重视,商品供给城市化。特别是目前的农村市场上仍存在许多消费品为城市的淘汰品、滞销品及残次品,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在市场规模方面,农村消费市场规模较小,服务功能、消费品种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序上制约了农民对消费品的选择。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农村的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限制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三)观念问题:农民相对更为保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束缚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一是中国长期以来“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在农村表现尤为强烈,对“借钱消费”行为还难以完全接受。二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风险预期增加,抑制了农民扩大生产的行为,仅满足于传统的田间耕作;三是当前诸如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大多不涵盖农村居民,生病、养老、丧失劳动力后的生活费等需农民自行储备,使农民保守的消费观念更难以改变;四是大多数农村居民在习惯上更注重考虑子女的未来生活,满足于“隔代消费”。这些因素的存在,总体上限制了对农村消费信贷的需求水平。

   (四)资金问题:资金实力不足、供给渠道单一成为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瓶颈。

从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来看,仍处于[有文章需求,请到*大*秘*书*网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不完善阶段。农业银行的涉农信贷进一步下降,农业发展银行支农范围逐渐缩小,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中成为重要的金融力量,但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实力不足,只能满足农民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资金需要,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